陈耀光 放养的人生
“很安静,很空旷。没有任何一种平时经验中所熟悉的影像,没有商业符号,没有商务活动,没有电话,没有汽车,没有汽车的牌照,没有玻璃幕墙、街道,没有游客。”
“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有一个岛在等待着自己,这样的感觉很美妙”
在杭州这个温柔精致的城市里,许多职业设计师都有工作之外的其他生活方式,他们常常是酒吧、餐厅、会所、酒店、房产、休闲度假等场所的把玩者。
陈耀光的私人空间就是湖畔的一座小岛。
清晨五六点,公鸡开始打鸣,两只毛色各异的巴儿狗也不甘寂寞,叫得正欢。在睡梦中被吵醒后,陈耀光赤着脚走出这座鸡舍改成的木屋。身为设计师,他习惯了城里黑白颠倒的生活,很少有领略晨曦的机会。
他喜欢光着脚板走在露台木头上的感觉。坐在躺椅上,眼前是晨光中的湖色和映在水面的山影,发上一会儿呆,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农家夫妇悄悄地在一旁摆上了两三盘水果,然后做着各自的事。
“很安静,很空旷。没有任何一种平时经验中所熟悉的影像,没有商业符号,没有商务活动,没有电话,没有汽车,没有汽车的牌照,没有玻璃幕墙、街道,没有游客。”
傍晚的时候,他和朋友们喝上一些酒,大家弹弹吉他唱唱歌,尽情地抒发一下,再抽一点上好的烟丝。一个灯泡悬吊在树上,发出昏黄的灯光。
周围的黑色越来越深沉。
陈耀光:设计师,杭州典尚设计创意总监、总经理。主要代表作品:韩美林艺术馆、李叔同纪念馆、浙江美术馆
岛上放养的小鸡
岛上望出去的景观
这个岛上出生的男孩小名红红,是看岛人夫妇的儿子
芳香谷
2002年,陈耀光有了买一个私人空间的念头。
于是,他和有同样想法的两个朋友一起租下了千岛湖畔一个拥有350亩果园的半岛。一个是设计师,一个是研究传媒与文学的教授,另一个是海归的生物学博士。3个人各有打算,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都希望在都市以外拥有一个空间,可以放松心情,和各自圈里的朋友休假聚会,体验一种有别于平时的生活情景。“但是,这种空间有别于那些豪华的私人会所,更自然、朴素些。”
作为设计师,陈耀光自然承担起小岛的空间设计。“第一次到这里,我觉得这是符合我个人最理想境界的一个空间。那些在都市里、在业主那里不能施展的想法都可以拿出来。我想把这个岛做成和我个人紧密相连的一个设计平台,有自己的情怀、我的想法。”
他请了当地的泥匠、瓦工、木工,给他们一点简单的草图,不交代得特别细,任由他们用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工艺,用当地的木头、石头,来修缮、搭建这两座小屋。“这是我一个放养的作品,是和农民合作完成的。有别于我之前做的那些楼堂馆所。我希望做出当地民居的风格,当地的农民他们怎么生活,他们会有怎么样的生活习惯,是怎么考虑材料的组合、防水、保温、牢固、舒适性等等。”
唯一不同的,是房子旁搭的一个很小资情调的露台。“当地的岛民习惯席地而坐,或是在厅堂里接待客人。但是,到这里的都市人,想感受的是早上的鸟叫、昆虫叫,从湖面慢慢吹过来的风,或者,不同季节里的自然阳光。”
事实也是如此,每次他和朋友到岛上来度假,大家都喜欢把厨房、餐厅里的桌子搬到露台上,吃饭、喝酒、唱歌,不管温度有没有比屋子里更适宜。
小岛有个诗意的名字——芳香谷。 缘起是那位有博士学位的岛主原本计划在岛上种些可提炼芳香精油的植物花草。
3位岛主轮流负责岛上事务,管理经费支出,每届任期两年。这两年,陈耀光是“轮值主席”,要操心的杂事也不少:露台的木头烂了,有些渗漏,得请人来修缮和重新架构;要加一个库房,多建个鸡舍;他还想在岛上种些桂花,到秋天的时候,整个岛会弥漫着桂花的香气;每个月给负责看岛的一对夫妇发工资。
那山,那人,那狗
看岛的夫妇是江西人,在他们搭建房子时来做小工,房子搭起来后就留了下来,一住就是7年。在岛上,他们就如同在老家一样,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种树修枝,种菜、养鸡、养猪,刚刚又养了头山羊。7年的时间既短又长,女儿长大了回江西念大学去了,他们又添一个男孩
这个岛上出生的男孩小名红红,皮实黝黑,陈耀光给他另取了一个名——“岛生”。他很喜欢这个男孩,每次去岛上休假,都要带着小男孩到处乱跑。岛上的生活幽静、寂寞,岛生每次看到他们来总是很兴奋。可是,小男孩对陈耀光带来的相机还是有抵触,喀嚓声一响,他就跑开了。
这一家子更像是陈耀光他们在乡下的一户亲戚。岛主们都是成家立业的人,每次去岛上,他们经常带上自家孩子用过的电脑、书刊,穿过的衣服和玩具,送给小岛生。“他们也很感激,和我们有一个大家庭的感觉。外面的就业情况也不好,一家子在这里没有牵挂,生活也很安稳。”
岛上种着桃树、柑橘、板栗。水果成熟时,3个人各自拿一点,其他都留给管岛的夫妇,任由他们处置,可以拿到集市上卖,或者送给路过赶集的人。有时,桃子熟了,卖不掉,倒在山沟里等着烂掉。“千万不要说我们奢侈,因为我们这里毕竟不是专业的果园,如果专门雇人去摘、运输,去销售,成本太高了。”
岛附近有一个小镇,走起来需要一刻钟时间。村民们偶尔会来岛上帮工,但是,他们很少见到租下这个岛的那些城里人。“偶尔,我们在吃饭和发呆的时候,当地人路过我们这个门口,走进我们的岛,到湖面上去。他们会和管岛的夫妻打个招呼——“我发现他们比我们更像主人。”
有时候,他们免不了有点妒忌这一家子——3个岛主都有自己的一摊事业要打拼,很少有足够闲暇时间去岛上消磨。“尽管是我们花了钱租了这个岛,更多的时间是他们在那里享受着自然的氛围。”
可是想想,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有一个岛在等待着自己,这样的感觉很美妙。在艺术和设计圈里,陈耀光和他的岛总是一个有趣又风雅的话题,同行或者好奇的媒体常常问起有关岛上生活的种种。“如今,小岛已经占了我整个生活话题中一个很吃重的角落。”
忙碌之余,陈耀光也在构想着对岛的下一步设计。在日本、欧洲旅行时,他常常会去留意那些盖在海边、江边的房子,甚至一些原始穴洞里的作品。杭州凤凰山脚下一座设计公司所在的大院里,摆满了他这些年四处收罗的各种石雕、木器,以后,他会把一些气质相近的藏品搬到岛上。
“等到晚年,或者差不多退休的时候,我可能会在那里做一个与自己心灵比较近的东西。反正,整个岛从某种意义来说是我们3个人的,也是我自己的。很有一种期待感,觉得又很遥远,又在期待中。”
自然会所
陈耀光的爱好之一是收藏朋友,他有数不清的朋友。芳香谷成了他招待友人们最妙的去处。老同学、设计圈同行、广告策划行业的朋友,还有自己设计公司的同事。只要事先和岛上的人预约一下,他的一些上海朋友甚至会驾着车自个儿到岛上玩。
春秋两季,当桃花盛开和结果子的时候,陈耀光就带着朋友开着车沿杭千高速来到小岛。总之,温度既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你知道,气温是会影响审美的,如果没有心情,风景也漂亮不起来,”
湖里还有一个迷你小岛。河水漫溢的时候,会越来越小;碰到干旱季节,小岛整个露出水面,和大岛连成一个整体。陈耀光有两位常来岛上的朋友最喜欢在那里垂钓。每次,陈耀光划着小船把他们送到小岛上,然后自己划回来;等临近吃饭的时候,再划船把他们接回来。
下午的阳光里,客人们不发一言,静静地等着鱼儿咬钩。这个时候,陈耀光披着块星条旗的浴巾,到湖里游泳,“水很清澈,甚至还有一点甜——这里可是农夫山泉的源头水”。不是所有的来客都敢下水,碧绿的湖水下淹着一些千年古镇。搞艺术的人难免想象力过于丰富而敏感,他们害怕——忽然有无数双手从湖底伸出,紧紧拽着他们的腿不放。
饭菜一直是看岛人的妻子小李烧的,水平不比外头打着农家菜的馆子差。岛上的鸡下的蛋、自留地上种的蔬菜、镇上割来的土猪肉,都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很可口。“他们最喜欢吃我这岛上用柴火土灶烧出来的米饭。”
游泳、摘水果、钓鱼、吃农家菜。若是公司的年轻人们来岛上,大家就在露台上烧烤。上了岛的客人总是惊叹声不断,然后期待下一次来岛的时间。离开前,岛主都会把当季的水果装成一个小包一个小包,让他们各自放在车后盖箱里带回家。
其实,他的朋友中即使没来过岛的,也常常收到陈耀光从岛上带回来的水果。“但是,他们来过这里,经历过这里,感受过这个果子是从这个地方长出来,感受是完全不一样了。”
这个秋天,岛上将会举办一次设计师户外活动。这是身为中国设计师协会副会长的陈耀光和行业杂志的几位主编一起组织发动的。届时,最多会有100多名来自长三角和全国的设计师们相聚岛上。
他给这次行业聚会定一个命题——“室内设计师走出户外,走出城市”。“我们这些在都市里搞室内设计的,往往习惯了被建筑所包围的空间。但是,设计本身应该关注的是人的生活,更加应该走到自然的环境中体验,获得对人的生理需求的认识,譬如生态、健康等等。”
主人已经想了一些游玩项目。到村里边借几条船,举行滑船比赛,游泳比赛,摘果子比赛,还有其他各种的表演活动。小屋到时显然住不下这么多人,可以备些旅行帐篷,睡在露天里,看着满天的星星,或者漆黑的夜晚。
听上去很诗意。至于蚊子、湿气等等,“这都是享受全生态必须付出的代价。”
也有人来跟他们谈合作,提议做度假酒店、豪华私人会所、生态旅游,电影拍摄基地,甚至主题公园。“我们都还没有认真地想过。一个是我们各自都有公司,经济能力都不错,不需要靠这个来赚钱;另外,这种美和体验太难得了,实在不想把一些太积极、太当代的、太有经济取向的东西加到这个岛上。”
最大的规划就是没规划,这是陈耀光对岛未来的一个态度。因为岛上管理用房的指标还没用上,3个人都想过,以后各自在这里建一栋房,像农民一样生活,像岛民一样捕鱼,日出日落,间歇性地回到城里;然后呢,再共同盖一个大一点的房子,用来接待大家的朋友,也就是所谓的会所。
“至于这个会所,他们希望由我亲自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