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清华EMBA 2009 精英是这样炼成的

智大勇 哈尔滨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图/名牌资料库

宁向东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图/名牌资料库

清华EMBA2009 图/名牌资料库

杨斌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清华大学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 图/名牌资料库

李稻葵 清华经济管理学院Freeman经济学讲席教授、金融系主任、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图/名牌资料库

梁平 陕西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图/名牌资料库

精英是这样炼成的 图/名牌资料库

步国旬 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裁 图/名牌资料库

董文清 北京时代今典集团 海外业务拓展副总裁 图/名牌资料库

蒋琦 美国艾法斯公司 中国区总经理 图/名牌资料库

精英群像 图/名牌资料库

又是一年毕业时。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Hello darkness,my old friend,伴随着寂静的声音,在不安的梦幻中我独自行走……我看见成千上万的人,没有人敢打扰这寂静的声音……”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毕业歌,不同的毕业文化及学生表现凸显了不同的学校特质。百年学府,水木清华——对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9届1013名同学(179位本科生、380位MBA、188位EMBA)来说,这个夏天将成为生命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只是刻在石碑上的校训,“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不只是校歌,而已成为深深印在他们心中的内在精神。

几乎像巧合,60年前,在美国的商学院历史上,诞生了最著名的一群MBA毕业生——哈佛大学商学院1949届。这个“美元堆砌的班级”,大部分人后来都是大公司的CEO。这群杰出商界领袖的事业、生活和友谊以及改变美国商业的故事,反映了一个经济时代的历史。哈佛1949届不仅是一个班级,更是美国的创新和收获。

在建校98年的清华历史上,也有几个著名的“9”字年份——2009年7月13日,清华经管学院2009届毕业典礼,院长钱颖一在演讲时就讲了三届清华学子的故事,他们入校的年份恰好是1909年、1929年和1959年。

这三届清华学长中,有庚子赔款派出的第一期留美学生(1909年),1929年清华改名为“国立清华大学”之后招收的第一届大学生后来走出了家喻户晓的文学家(曹禺、钱钟书)、科学家(“两弹一星”功臣赵九章)、外交家(乔冠华),1959年毕业生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官正。

“第四个故事,应该起始于2009年。这是一个今天开始的故事,这是你们的故事,是清华经管2009届毕业生的故事。它要由你们来书写,由后人来讲述。我坚信,当今后的清华学子回顾清华的历史,回顾清华经管的历史时,你们的故事,一定会同我今天讲的三个故事一样激动人心。”

钱颖一院长最后在致辞中说,“我以为,‘追求卓越’是清华有别于国内其他著名高校的精神,是真正的‘清华精神’。”

清华2009届EMBA三个班(07C、D、E)见证了不确定年代的商业历史,也构成了一所国际一流商学院面对挑战所做出的努力。他们不像哈佛1949届那么自命不凡、过于功利——后者给自己设计徽章:“一个通往金矿路上的矿工”,清华经管学院奉行“追求完美、行胜于言”,担负朱镕基老院长提出的“培养产业领袖,塑造中国企业未来”的使命。

今天的未来领袖
钱颖一提醒说,毕业致辞的英文valedictory address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说告别”, 毕业演讲commencement speech来源于法语,意思是“开始”。所以,毕业是“it’s time to say goodbye”,也意味着生活的开始或再开始。

以下为几位同学的告别和新开始。

“在我们最年富力强的岁月里,我们共同经历了清华EMBA,我们会永远珍惜。”

东北汉子智大勇,哈尔滨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清华EMBA 07 E班第四任(两年四个学期)班长,在毕业簿上写下了这样的临别感言。

“岁月无情,青春依旧,我们永远阳光灿烂。”
步国旬,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裁,赚钱券商写得很文艺。

“在生命走向收获的季节,我们能够认识彼此,这是大家在佛前求五百年才能求来这样的缘分。”

董文洁,北京时代今典集团海外业务拓展副总裁,清华EMBA 07 D班第二任班长,新年晚会全班75人合唱《共诉清华情》节目的总导演,有一个任务是给同学们拍一部关于商学院读书时光的纪念电影。

如果董文洁看过《哈佛1949届》一书,她可以参照里面的情节:哈佛1949届有位后来在好莱坞工作的同学拍了一部电影,纪录了他们真实的校园生活:在大厅吃饭,认真的同学在看《华尔街日报》;教授穿着西装上课;在俱乐部玩闹,追逐女人。全片没有一句对白,名字在当时显得很滑稽,叫“今天的未来领袖”。

清华EMBA们正是“今天的未来领袖”——作为工作多年的公司高管,两年来每个月四堂课已然成为他们繁忙公务日程表中最不可或缺的;向资深权威的教授请教,与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同学交流,他们不仅提升了管理和经营能力,而且收获了校友网络和友谊。
2007年才从美国回国的董文洁,就深切感受到了这一点。

“我在纽约呆了七八年,跟中国的实情、跟中国企业的实情跟中国市场的实情是脱节的,在清华经管学院,很多同学的亲身经验、企业案例都是特别值得我学习的。EMBA超出我的期望,带给我的满足感、成就感和喜悦感都特别强烈。”

她原本同时报考了清华经管学院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也同时被录取了,但中欧给她提供的是英文班,而她回到中国希望用母语学习知识;还有一个直接因素就是2007年清华经管学院获得AACSB认证,是中国内地唯一获得AACSB和EQUIS两大全球管理教育顶级认证的商学院,也是亚太地区同时拥有三项国际认证(AACSB Business,AACSB Accounting会计认证和EQUIS)的三家商学院之一。

刚开始当第一任民选班长时,董文洁当时挺打怵的,“因为我们班里人大代表也有,政协委员也有,身家过亿的企业家也很多”——这也是清华经管学院最骄傲的记录:1500名EMBA校友中有21位全国人大代表,6位全国政协委员,还有2位获得央视经济年度人物大奖(东航董事长刘绍勇、“首善”企业家陈光标)。

但在丰富多样的课程和活动之后,“大家一起共同经历很多事情,有很多默契和典故是我们班独有的,我现在非常有归属感。我们班有一个传统,如果你到了全国各地不给当地同学打电话,事后被知道就惨了……我相信这种温暖感会陪伴一生”。

如果说清华EMBA让董文洁回到市场一线,并且找到了组织,智大勇、步国旬则圆了多年的“清华梦”。

这已经是智大勇第二次到清华经管学院学习了。2002-2003年,他在清华读的是MPA(公共管理硕士),“当时我属于政府的管理机关,我在哈尔滨发改委当副主任,转到哈尔滨投资集团变成企业工作了,所以我又读了两年EMBA。”

今年5月,智大勇和另外两个同学代表清华经管学院参加了玄奘之路国际十大商学院戈壁挑战赛,徒步4天,走了120公里。“非常有意思,很痛苦,之后就升华了。”

步国旬从小就是学习尖子,“平常也比较注意自学,如果不出来读书,应付实际工作也可以了,但是总希望能够再提高一点,多接触一些全国一流的企业家们。”在几大商学院中,他也是因为清华梦而选择了清华经管学院。他深深地陶醉于清华的人文氛围里,曾经三次去过朱自清写的“荷塘月色”散步, 颇有沉静、超脱之感。

作为07 E班第三任班长、清华EMBA江苏同学会会长,步国旬和同学们共度了生命中重要的时刻:打高尔夫,去杭州、丽江度假,给同学的小孩庆祝生日等。在他的班级大事记中,最有意思的是2008年6月他们在清华体育馆搞的“回归童年”运动会,每个人都戴着红领巾,玩老鹰捉小鸡等小时候的游戏。
“领导这帮人不容易,来自四面八方,年龄有大有小,个人爱好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是单位里当家的,你要把他们的思想高度统一起来很难。”智大勇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组织同学们的毕业旅行——原定的是新疆,现在改到长白山了。

最后一课
7月14日下午,清华EMBA第七届毕业论坛隆重举行,论坛采取教授主讲、同学分享、嘉宾点评的形式,探讨了在经济动荡时期企业如何把握机遇的课题,为同学们上了最后一堂生动而别具特色的课。

要是说起2009届EMBA难忘的课,相对提及最多的是:李稻葵的宏观经济课,魏杰的战略课,廖理的金融课,陈晓的会计课,宁向东的公司治理课等。他们既充了电,还意外得到“免费的”咨询应用于实际。陕西省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梁平说,“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经济形势变化很大,我们下面也有证券公司,春江水暖鸭先知,老师很早就在学校讲经济危机,我们及时采取措施,经营业绩还不错。”

2006级MBA-P3班徐森在毕业典礼代表致辞时总结道:“经管学院使我们有机会与大师对话。院长钱颖一教授是著名经济学家;我的导师李稻葵教授以及很多其他知名教授,始终站在理论研究的最前沿;桑顿先生的全球领导力课程中我分享了李开复先生、胡祖六学长等人的思维;沈联涛先生对金融市场监管的真知灼见,使我至今受益……”

EMBA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清华经管学院党委书记杨斌教授说,“我觉得做雪中送炭的事情更有价值。”他分析说,什么人该上清华的EMBA呢?那些过一段时间之后就要成为公司CEO的人,“他就差一个台阶,读完EMBA出去你就是掌门人”。比如前惠普女总裁卡莉,当年朗讯送她去读EMBA,她心里就明白,将来有可能成为公司最重要执行委员会中的一员,她学的时候注重朝着那个方向努力。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不易。”杨斌感慨地说,“清华一共有三大类教育项目,本科生会影响这个人的学业,MBA会影响他的职业,EMBA和EDP最了不得,影响的是他的企业和事业。”杨斌总觉得清华的学生是有力量创造历史和改变社会的人,“倘若我们有机会多影响他们一些, 他们对社会整体的影响力就会大一些”。

在“最后一课”上,杨斌主讲了企业领导力的分论坛,分享同学为中外运北京公司总经理助理罗彬、南方航空新疆分公司总经理富璞岩等。杨斌用联想、振华港机的案例阐述了在错误中总结经验对于提升企业领导力的重要性,即孔子所说的“不二过”。

关于企业持续发展战略的分论坛,是李稻葵主讲的。点评嘉宾为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分享同学为宝丰能源副总经理王一力、沈阳煤业总经理尹璟友和万年集团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戴红骏。李稻葵指出,在当前的经济危机面前,一个企业能否抵抗风险、逆势上扬、基业长青,最重要的在于企业文化。

至于公司治理,宁向东说,未来若干年将是中国公司治理转型期,公司治理结构不再是形同虚设,而是切实发挥作用,需要处理好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关系。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副局长周放生以国资委的治理改革现身说法,认为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要虚心学习西方先进的理念,但更要注意学其神而非学其形。

在很多EMBA同学记忆中,宁向东有一次在校友返校日讲读书心得让他们很受启发。宁向东用四个字概括好的管理类书籍的特性:“心、理、权、德”。心即正心,看透人生,思考人生,可以读《中国思想文化导引》、乾隆编的《帝王术》;理即明理,可以读《管理百年》;权即擅长使用权术, 懂得变通, 读 《权力规则》、《胡雪岩传·烟消云散》;德即德化,就是以道德为核心的文化建设, 读《论语》、 《中国人的德行》。

他幽默地说,“心、 理、 权、 德, 这四个字好记,‘心里全得’,就是心里面全有了。跟最高境界比起来,所谓的管理其实是小儿科。”

不论清华EMBA学到了小儿科,还是最高境界,他们至少领悟了杨斌强调的“读EMBA心悦诚服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身体力行”,也基本实现了经管学院副院长、EMBA项目主任廖理提出的“三个转变”:从实践者到学习者,从领导者到普通同学,从社会到校园。

他们需要继续感受的,是十年前北大百年校庆,一篇《北大是泉水,清华是岩浆》的文章所描述的:“中国今后的历史,很可能是清华人来写……成为更优秀的管理者和行政官,并且有望升迁到更高的决策层。北大则永远会以一种精神漫游者的形象被归入另类……只有北大精神与清华精神的结合,才更接近于完善。”

如果时间再拉长,他们应知道1914年梁启超应邀到建校仅三年的清华做的那次著名的演讲“论君子”。其中所引《易经》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后来成为清华校训。最后,梁启超说:“清华学子,荟中西之鸿儒,集四方之俊秀,为师为友,相蹉相磨,他年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子,行将焉属?”

这是来自上世纪初的召唤。青春就是射向未来的箭。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