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渭源:燃烛行动初次调查报告

关注 让他们有力!
行动 助他们前行!

时间:2008年4月16日-2008年4月20日

地点:甘肃省渭源县调查对象:曾经的“代课教师”和还在“代课”的“代课教师”

调查目的:此次调查为了更全面真实了解“代课老师”生活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际可行的扶助方案

调查方法:逐家逐户当面调查

调查人:李惠锋、贾立田、王碧环、侯旭红、周丽娟、卡波、张立武(其中侯旭红、周丽娟、卡波为在校大学生)

一 概述渭源整体状况

渭源县属于甘肃省定西地区--国家级贫困县。其支柱产业为旅游、洋芋种植、药材种植和畜牧业四个方面。

农业中以洋芋良种、当归、白条党参和黄芪为主。其中渭源会川地区的洋芋良种和北部的白条党参为全国知名产品。在实际经济发展中渭源旅游业没有好的规划,目前状况下很难扩展。

而当地农民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在渭源农民互助合作社起到了很好的互助,产业发展,共同抵御风险的作用。

在南部的会川地区属于高寒阴湿区水土,气候都相对较好,农民种植当归和洋芋良种最为普遍。其中这两年当归价格上涨以后特别是去年雨水充沛价格上涨历史记录的16元/斤,基本每亩产值可以到4000-5000元左右,最高可以高达亩产8000-9000元。扣除每亩2500元左右的种子化肥费用。每亩净收入高达2000-3000元左右。南部地区所种洋芋基本以良种为多,目前会川马铃薯研究所的9408品种亩产可以高达4000-5000斤。每斤收购价格平均0.3角。即亩产值为1200-1500元不等。每亩种子加肥料成本在300以内。相对而言药材种植对天气依赖性比较强,洋芋种植没有技术含量,同时抵御风险能力强。该地区一些农户也养殖了一些山羊和牛。

在中南部的五竹和莲峰,祁家庙、路园地区,农民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种植以当归,洋芋为主。养殖以母猪繁殖,仔猪养殖,獭兔养殖,蛋鸡养殖为主。其中洋芋种植以五竹洋芋协会为主力军,该协会在每年冬季12月为会员免费提供洋芋技术培训,并向会员提供良种和回收,现有会员已达数千户。母猪繁殖和仔猪养殖现在主要采用大北农公司支持的农民合作社的方式来相互支持,由合作社向外提供仔猪和日常的技术指导工作,大北农公司免费组织专家给养殖户做培训;獭兔养殖主要为太子现代农业合作社也是采用合作社+农户方式进行合作;蛋鸡养殖主要由大路养鸡协会采用协会加农户方式解决鸡种提供,技术培训和鸡蛋回收销售工作。

在北部山区的秦祁、北寨、大安、黎家湾,新寨等皆属于黄土高原地形,干旱少雨,唯一的一条小河—秦河流经此处。但由于河水为碱性水不能做庄稼浇种,当地基本没有地下水,居民饮水以雨水收集方式解决,由于退耕还林措施的实施,北部山区现有近20万亩的草场。当地主要产业也是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以前北部山区主产党参,但由于这两年气候原因党参减产、市场价格下跌、投入成本升高,种植技术含量高,现在党参种植已经被大量的洋芋种植所替代。北部山区的农民现在主要以种植洋芋、少量小麦和少量胡麻为主。也有一些农民在山顶上种植畜草。山区农民土地相对较多,种植洋芋也主要以9408品种为主,但亩产量相对较中南部少,一般2000-4000斤,即亩产值在600-1200元之间;少量的小麦主要供给农民自己食用;少量胡麻主要为榨油。一亩胡麻可榨一百斤左右的油,每斤胡麻油市场价格在10-11元之间,但当地人多为自家食用,且胡麻对雨水要求比较高,只能少量种植。但我们也看到特别针对干旱地区的双垄沟覆膜种植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北部山区农民使用,这是一个很好的迹象,大量减少水分蒸发的同时,提高亩产量。

北部山区大部分家庭都会养殖一到两头猪或者牛,或者小尾寒羊,由于退耕还林因素,必须全部圈养,所以不能做大规模牛羊养殖。在北寨镇上有獭兔养殖场,依靠北部山区的牧场草地优势,现已经发展至数千只养殖规模。

二 渭源代课教师调查 前 言

此次志愿者渭源县“代课教师”情况调查由来之北京、上海、兰州、岷县、渭源等6名志愿者和多名老师组成,历时7天,对渭源县下属3镇、17乡(清源镇、莲峰镇、会川镇、五竹乡、锹峪乡、蒲川乡、路园乡、七圣乡、北寨乡、大安乡、秦祁乡、新寨乡、黎家湾乡、庆坪乡、祁家庙乡、上湾乡、麻家集乡、峡城乡、田家河乡、杨庄乡)的572名被“辞退”“代课老师”(包含现在在职代课老师)部分进行了上门走访和在校走访调查,了解了西部高原地区“代课老师”的收入情况和家庭情况。

其中这些“代课老师”代课时间最久的从1972年开始“代课”,累计代课超过27年(社保只需缴纳15年,再有三年就可以买城里人的双份社保了),最晚的从2001年开始代课!有的学校早前没有一个公办教师(2005年国家开始强制规定“清退”“代课教师”,直到2007年9月大部分学校从讲台上直接“清退”了“代课老师”,但有些学校由于招不到公办教师,又返聘已经“清退”的“代课老师”回去继续上课)有的是夫妻双上均为“代课老师”,有个是代课多年穷困潦倒到娶不到老婆(当地没人愿意把女儿嫁给‘代课老师’,收入太低),有的放弃了较好的外出务工条件甘愿做一名默默无闻的“代课老师”,与其说是大山深处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不如说是“中国扫盲第一线的战士”,那种环境只有他们才愿意才会留着那里教师,城里来的公办老师和大学刚毕业的下乡支边志愿者喝不惯那口中带涩的雨水,受不了几十里山路不见一个人的孤独,忍受不了那夜里死一般的寂静!

正 文

此次调查由于山路崎岖考虑到安全问题志愿者最初分为二个小组,四个分队,后期为了工作进度转而分为三个小组,六个分队,每个小组每天定点走访一个乡镇,到达目的地再分为两个小分队,已加快调查力度,尽可能多的增加调查数量!最终在有效的4个工作日内,志愿者走访了清源镇、莲峰镇、会川镇、五竹乡、路园乡、北寨乡、大安乡、秦祁乡、黎家湾乡、庆坪乡、上湾乡、麻家集乡、峡城乡和杨庄乡等14个乡镇,累计实地调查“代课老师”132人(只是其中一部分,大多数由于时间关系和农忙季节没能再这次活动中见到,以后在二次调查,三次调查中一定做到逐户上门调查),另有3人有名单但因外出打工没能去这三个“代课老师”家里走访。

一) 还有相当数量“代课老师”

在调查的132名“代课老师”中,现在还在“代课”的有39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8.89%;2007年“清退”的有55名,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0.74%;2007年之前“清退”的有41人(其中有少数是因为收入偏低主动辞退,令谋出路了),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0.37%。如下表:

 

显然还有相当数量的“代课老师”,在被调查的132名中占到三分之一强——29%,而这29%的39人中,大多是数由于当地学校没有老师被返聘回去的!

二)“代课老师”工资为全国最低廉价劳动力

“代课老师”在2005年以前大多数人只领取每月40元人民币的“俸禄”,2005年在原西北师范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李迎新老师在渭源县下基层锻炼担任渭源县县委副书记的时候“涕泪上书”教育有关西部“代课教师”状况后,以及《南方周末》头版专题的报道之后,“代课老师”的工资从40元每月涨到120元每月,涨了三倍,但只是公办教师收入的1/10-1/25(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民办老师和公办老师收入最大差别也只有2-3倍),然而“代课老师”是学校课次最多的老师,是公办老师课量的2倍!每个月有22个工作日,平均每个工作日只有5.5元钱!全中国不可能找到比找个更低廉的劳动力!

真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这中视乎只能在小说里看到现实却发生在“人类灵魂工程师”身上!

三)婚姻和疾病成了代课老师的苦恼

此次调查的132名“代课老师”中,有11人未婚,2人丧偶,4人残疾,家中父母,子女有疾病者几乎占到90%!其中男性大龄青年有7名,占11名未婚教师的63.64%,(见右表)而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同样的,那就是在当地人们看来这些代课老师是最穷的,最没有出息的,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没有几户人家愿意把女儿嫁给这些“杂牌军编制”的“代课老师”,无名无份无钱,是人都不会往火坑里跳的!这是很明显的,从而形成了“代课”男教师要为祖国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因为他们即将没有后来人把革命进行到底。

调查中,发现只要那个“代课老师”自己或者家人患过重大疾病,那他们家必定是负债累累,到处都是借的钱。在大安乡的杨贤玺老师家,我见到了他的账本,其中2007年9月到2008年4月有五笔借债,一笔是还是上学,三笔是儿子动手术所借,最后一笔是4月初借的种子化肥钱,总计11500元整。

毛主席说:“臭老九不能走”。市场经济不得不让“臭老九”走,而且会走的很彻底。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四)贫困户成了“代课老师”代名词

所有135户“代课老师”中,有一户是砖混结构的二层楼房,其中一家看到了一个冰箱,一家有个电烤箱,8家有VCD碟机,5家电视机都没有,25家没有围墙或者围墙不完整(倒塌后无钱修复),年全家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有51户,占总调查人数的37.78%,王世世老师家的电还是去年政府山区三通工程给免费接通的。见下表:

从走访的每个村子来看,代课老师家庭房屋基本都是最破烂的,一些比较好的要不就是爱人是公办老师,要不爱人就是地方乡镇干事,只要是一农业为主的,那就绝对等于“贫困户”,我们可以回想一下,直至近日,江西,陕西,山东等一些革命老区依旧很落后,发展相当缓慢,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劳动力;同样在这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接处的大山深处,山坡地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言而喻,没有劳动力的山坡农田如何能种好,确实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五)社会公益

近年来各种慈善公益活动的日渐增多,很多偏远的山区的学校,老师,孩子收到了不同程度的资助。比如渭源县北部大安乡的所有学校去年得到兰州石化等单位的资助盖起了全新的教室!全县代课老师在有一部分从2005年开始定期定时收到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比如上海的王林先生从2005年开始对大安的5位老师进行每人每年500元的定点资助!2008年2月份后有了更多的教师得到了外界的资助。在这里特别感谢北京马士基公司的全体员工以及南方周末的众多读者。

六)不恰当的文件用词

大多数“代课老师”还是很热爱自己的工作,很在乎自己的“名分”,他们每天往返在崎岖的山路中,中午同样啃着馒头喝着冷水(他们饮用水的设备是将雨水收集过滤后装在铁桶里日常饮用)

古人有句名言“士可杀不可辱”,老师的身份是高贵的,是受人们崇敬的。教育部一个“清退”“代课教师”的文件,2007年众多“代课老师”从讲台上直接回到了家中。从长期的介于公办教师和农民之间的位置上退出来了。

但是,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教师资源奇缺,特别是山区的村办小学(现在大多改为公办),有个学校甚至没有一个公办教师!有个地方条件太艰苦一个学校只有一个老师,采取复式班级上课方式,校长、主任、教师集一身,有点像铁人五项的运动员。还有一点就是此次调查135位老师其中“代课”时间超过10年的占整体被调查人数的90%以上,有的“代课”超过30年,有个年仅花甲还在“代课”(魏强1957年出生,1976年代课到现在,32年的‘代课’时间可以买2次社保还有余),有的青春妙龄正在代课(杨红红老师1983年出生,2003年开始代课,其妹妹在北京索爱公司打工,收入还不错,但她就是舍不得孩子,不愿意和妹妹一起去打工),他们大多数都是有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不让山区的孩子没学上,没老师教!

因地制宜先试点在全面扩展是我们党多年以来总结的宝贵经验;一刀切,一棒子打死是我们的党最为忌讳的错误举措!然而“清退”“代课老师”在一个没有划分好界限的前提下把“民办老师”划分到了“代课老师”的含列,统一予以“清退”,从而深深伤到了这些老师的心!记得电视剧《汉武大帝》的最后几集有个镜头,就是汉武帝去一个小村庄看望和自己和卫青大将军一起征战漠北时候的将军村存活的老百姓的时候,人们虽然过着潦倒的少吃却穿的日子的,但却几乎没有什么怨言,他们谈起漠北之战是是多么的激情洋溢,是多么的兴高采烈,他们没有怨恨皇上,没有索取报酬!因为他们得到了汉武帝亲笔御赐的名分。

显然更多的“代课老师”看重的是自己半个老师名分(早期的文件都是聘请他们为“民办老师”),是半个老师的身份,是坚守了一辈子的事业!从“民办”到“代课”,从退休到“清退”总会让教了一辈子书的老师感到无地自容。“清退”—一个把教师尊严剥夺的一丝不挂的侮辱性名词,总是让老师们十分尴尬,面对外人他们总是小心翼翼用“辞退”来保卫着他们最后的一丝尊严。

七)代课教师中的“贫困户”

渭源共有572名代课教师,在2006年至今,国家代课教师政策实施后被辞退的教师大概在400多名。其中有部分已经外出就业。也有部分通过经商和其他产业发展摆脱贫困。一般年龄比较小,代课时间不长的教师,基本上都能够通过家庭亲友帮助,自身劳动或者出外就业来解决经济问题。其他留在家里的代课教师年龄40岁以上的很多都是十几、二十来年的教师。上有老,下有小。特别是家庭子女多,很多都在上高中或者大学的。父母由于年岁高已经失去劳动力。这才造成教师家庭本身特别的困难。还有一些自身或者家庭成员残疾或者疾病也是重要原因。这个群体也是我们需要特别重点关注的群体。以下为辞退中老年代课教师主要问题:

1) 这些年来考取各种证件和学历所欠的费用。大概在500-1000元不等,相当于原来的一年工资。

2) 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或者自身的疾病治疗费用,主要是早期的欠债。现在当地已经在大力推广农村合作医疗。相对而言减轻了一定的负担。

3) 一般当地中老年教师多有2-3名子女,子女上学的费用。特别是高中阶段的一个学生一年学费, 住宿,伙食费用就是一个代课教师一到两年的工资。

4) 代课教师由于长年教书,家庭劳动力相对缺少。耕地疏于打理,很多都比较贫瘠,且以山坡地居多。从事种植业相对亩产都远低于其他农民。且由于农业技能较差多种植洋芋,小麦等要求不高经济作物。

5) 很多代课教师往往自身经济收入不高,种植/养殖技术差,劳动能力相对于一般农民差,基本上不具备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还款能力,根本无法取得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资金贷款来发展其他产业。民间借款也由于自身还款能力问题基本借贷无门。也正是这个群体的市场能力差,农业技术差,自身劳动能力差,收入低等情况,在农村也经常受歧视。很多地方“好吃懒做”已经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6) 部分代课教师由于长期教书,特别内向。很难通过短期扶持引导的方式发展自己。也有部分教师自身残疾或者疾病也无法再从事重体力活。

7) 由于代课教师长期介于公办教师,农民之间。导致部分代课教师有着超于常人的自尊心。辞退的打击短期内让部分代课教师短期很难走出现实的阴影。容易引起情绪失控,影响自身身体健康。

8) 总体上北部山区和中南部代课教师经济状况会远差于南部教师状况。年轻教师经济状况好于中老年教师。大部分的中南部/北部山区的中老年代课教师基本上依然是村里最穷的家庭。在此次调查中有个别南部地区中青年代课教师的做法让我们十分痛心,让我们参与调查的所有志愿者都十分难过。个别人在自身经济状况已经比较良好的情况下,还在不断的告诉我们他的经济情况怎么糟糕,而且更为可恨的个别人还相互掩护,相互圆谎,我不知道他们面对北部山区的那些老教师时,他们是否会感到惭愧。不管如何当地的很多代课教师依然让我们十分感动,大安乡王惠民老师从86年代课到2006年辞退后,我们去走访他。他只是很自然的和我们说了一句:不想给社会增加负担了,现在已经可以了。为了继续他的教育梦想,他的儿子和女儿分别考取了天水师范学校和定西师专。正是有了很多这样的教师,我们的农村教育才能得到如今的发展,才有了那么多的山里孩子走出来。

八)基本调查数据:以下为本次走访132名代课教师的基本数据:

1) 在132名代课教师中,中师毕业54人,大专毕业38人,高中毕业28人,初中毕业4人,中专毕业5人。有三人数据不详。

2) 在132名代课教师中,90%代课10年以上,80%代课15年以上,60%代课20年以上。其中愿意外出就业的为27人,已经外出就业的为12人。

3) 在按照经济状况和受援助迫切程度我们最后在132名教师中筛选了57名教师作为项目第一期援助对象。57名教师中,最大年龄58岁,代课时间36年。最小35岁,代课时间11年,主要年龄段为38-50岁间。代课时间主要分布在15到24年之间。

4) 在最后筛选的57名教师中,贫困原因主要为疾病和子女上学两大类。90%家庭2-4个子女,子女基本上都处于初中/高中或者技校/大学阶段。有少部分教师子女挫学。两个子女在初中和高中,一年就需要1500元到2000元的费用。如果是有技校和大学那个费用就会更大。

5) 在最后筛选的57名教师中,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地区和北部山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是少量药材种植和洋芋种植。分布在中南部的代课教师由于很多无法拿出每亩2000多元的当归种子成本。基本以种植洋芋为多,少量种植一些当归和黄芪、党参。由于中南部土地相对较少,这些教师每户基本平均在4-5亩地。在种植了两到三亩洋芋后,其余种植小麦为主。所以家庭整体年收入基本上徘徊在3000-4000元左右。在北部山区代课教师家庭土地会略多,可以平均在8-10亩左右,但多数代课教师常年只有一个劳动力或者疾病,父母多已失去劳动能力;大部分都会种植一半洋芋,一半小麦和胡麻的方式也有一些代课教师选择部分继续种植党参和黄芪。但由于天气和价格因素,基本收入不高,多在3000-4000元之间;北部山区洋芋亩产量在3000-4000斤之间,既每亩净收入在600-800之间,4-5亩洋芋总收入在3000-4000之间。也是以两个孩子每年的上学费用为1500-2000元计算,实际收入为1500-2000元,家庭供养两个老人,山区生活导致老人疾病多发,且大多已经没有劳动能力。还有一些双教师家庭同时被辞退,虽然有地,但由于多年教书,地早已荒废,重新开种上难度较大,收入基本没有保证。

结 论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了解了更加详细的西部“代课老师”的诸多方面的问题,正所谓事出有因,而且因素比较多!但是最终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最终的扶助方案才是最重要的,最终让更多“代课老师”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才是最重要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让这些老师拍拖贫困并非一朝一夕一年半载之所及,必须从常用出发,采取输血与造血同步,造血大于输血的方式去进行!

1)分析调查资料中教师技能培训需求,其中有很多教师要求能提供药材种植方面的培训。关于药材种植个人感觉渭源主要药材产业发展主要靠天吃饭,天气影响很大。而当归也只适合于南部地区和中南部部分地区种植,市场价格波动太大。适合北部山区种植的党参现在受市场价格和天气影响在效益上已经不如洋芋种植产业稳定。实际上目前药材种植特别是当归只适合于中南部地区的教师。我们近期正着手请一些药材种植专家做无公害种植方面培训。

2)对于所有的代课教师而言洋芋种植是共同的,洋芋种植做为渭源重点产业闻名全国,而且洋芋属于旱涝保收型产业。洋芋的种植本身技术含量不高,重点在于良种的提供和回收价格的保证。目前我们已经已当地最大的五竹镇洋芋协会协商后,可以在冬季给代课教师提供技术培训和后期的良种供应。我建议代课教师能参与当地的一些大的洋芋协会。入会费只要10元。但对于新良种的提供,后续回收价格的保证就有了很大的帮助。

3)针对当地的情况养殖业是可以推荐的,比如说仔猪养殖。当地的星光村全部以仔猪养殖成立合作社的方式。目前当地的仔猪养殖的猪种主要来自于北京大北农公司甘肃分公司在渭源的代理商设立的合作社方式提供的,并同时提供免费技术培训,疫苗提供等。我们已经正在和大北农公司甘肃公司联系是否可以降低仔猪苗的供货价格。并提供好的培训和后期技术服务工作。或者比如说獭兔养殖,獭兔的毛皮和肉现在销售十分良好。在渭源的大路太子和北寨分别有两个大型养殖基地,皆采用合作社加农户方式在当地推广的比较好。两家合作社均已表示出很大的兴趣,并在具体拟定针对性培训和合作方案做参考。在北部山区的部分地区由于存在大量的草场十分适合獭兔养殖。

4)针对这些项目,我们只帮忙提供技能培训和协会牵线。由当地代课教师自行决定具体项目投资方向。

5)其中对于残疾型,家庭不健全型,家中缺乏劳动力的老师可以取输血方式,这样直接了当,见效快,像乔镇元、王世世、王安智、刘双禄(带出了10名大学生)这几位老师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6)关于另外27名可以外出务工老师,可以在近期联系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力派遣公司一起解决。

后 记

最后要说声谢谢,要感谢的人很多,感觉支持这个项目的中国平安、感谢关注支持这个项目的广大读者朋友,感谢寇老师的全程跟班做向导;感谢出租车司机陪着我们一日一餐早出晚归的饿肚子;感谢一些不知名的老乡深夜里用摩托车载我们走出大山,感谢当地陪同的老师配合我们绕过一道道大山深沟寻找一个个代课老师的家!

更要感谢我们的志愿者团队,他们是来自北京的贾立田,来自兰州大学研究生周丽娟,来自甘肃联大的侯旭红,来自甘肃岷县的王碧环,来自甘肃财经大学的卡波,还有来自上海的张立武。

同时我要在此发出呼吁:

1) 所有的新闻媒体的朋友在日后做关于代课教师方面的报道时,不要再使用“清退”这个词语,请给他们最后一丝的尊严;代课教师做为一个历史产物逐渐将远去,他的功过日后历史自会给个公平的评价;在中国的教育发展中他们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在中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中他们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2) 所有的从农村和大山走出来的朋友们,请在你们回家的时候能到你们曾经的老师家中坐坐,因为他们一直在为你们而自豪,他们除了物质上需求外更想要的是你能再叫一声“老师”,也许你的一声“老师”能让帮助他们走出迷惘.3) 所有的曾经说代课教师“好吃懒做”的朋友,请你记住如果不是他们几十年领着40块的工资,在“好吃懒做”中把你的孩子送出大山,也许现在真正在家里好吃懒做的将是你的孩子,现在 他们早已从当年的青年变成了两鬓苍苍,身体也在”好吃懒做”中不复当年,如果你不能帮助他们,请别再给他们白眼。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