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再探路·笼子与鸟】小镇里的世纪大迁移

转,还是不转?成了一个留在石龙的人们苦苦求索的问题。从“飞地”挂牌之时便进入园区的钟建宁说,经验告诉他,那将是一个延续几十年的迁徙,5-10年都没法完成。

责任编辑:肖华 邓瑾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贺颖彦

在珠三角正在推进双转移的宏大背景下,广东最小的镇正经历着一场缓慢而艰难的产业大迁移

石龙,东莞最小的一个镇。

小小的10.38平方公里土地上繁华得令人吃惊,甚至五星级酒店就有两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人从香港、台湾来到这个小镇种下财富的种子。30年间,一些人走了,一些人迁徙到更内陆的他乡去复制那些故事,而新的主角正在登场,新的财富之轴,正在离去者的厂房里缓缓拉开。

一代人来,一代人去,这是一场绵延多年异常艰难的迁徙,缓慢,决然。

飞地

拥挤得喘不过气来的土地,逼得石龙不得不去广东北部山区借一块“工业飞地”

一个是广东最小的镇的党委书记,一个是粤北山区偏远县始兴县的党委书记。

冯寿宗和黄卓钦都没想到,五年前的一个想法,会让他们在这场世纪大迁移中留下一笔。尽管现在这两个党校同学都已离开当年的基层,但这两个地方依然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很早之前,石龙镇西湖村曾举办过一个寻根问祖的活动,发现根在财力甚至不及西湖一个村的韶关市始兴县。不过此后两地政府也一直鲜有交往,直到2004年,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

那年12月,广东省长黄华华在第四届“山洽会”上提出了“工业飞地”的想法:在珠三角城市圈之外的广东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建立“工业飞地”。

冯寿宗很快就找到党校同学黄卓钦,告诉他占地面积是石龙两千多倍的始兴县,工业用地很富余。而这时,黄正在为无地可用发愁不已。

土地,是整个珠三角都普遍面临的一大难题。经过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珠三角地区GDP已经超过18000亿,剩下的土地资源极其有限。面积本来就极小的石龙当然概莫能外,狭小的镇上拥挤着上千家的企业,已经没有多少整块的土地剩下来,新的项目无法落地。

没有土地,像珠三角的许多地方一样,成了石龙的头号问题。而这些日益珍贵的土地中,却有许多是被一些附加值极低的工厂或者是污染很大的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