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确诊张海超患尘肺病

今年28岁的张海超,从事破碎、开压力机等工种工作3年多后,他感觉身体不适,还有咳嗽、胸闷症状,一直以感冒治疗,后来经医院检查告知他得了“尘肺”,他就怀疑是在工厂得了“尘肺病”。从2007年8月开始,为了弄清病情,他长年奔波于郑州、北京多家医院反复求证,而职业病法定诊断机构——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给出的专业诊断结果,引起他的强烈质疑。在多方求助无门后,被逼无奈的张海超不顾医生劝阻,执著地要求“开胸验肺”。

7 月27日,郑州市“张海超事件”协调处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告诉新华社记者:经职业病防治专家就张海超职业史、现有能够收集到的影像学资料和追踪到的多家医疗机构诊疗内容进行了缜密科学的诊断复诊,诊断为“尘肺病”。目前,张海超在家中养病,有关部门对此事件的善后工作正在依法进行中。

今年28岁的张海超,从事破碎、开压力机等工种工作3年多后,他感觉身体不适,还有咳嗽、胸闷症状,一直以感冒治疗,后来经医院检查告知他得了“尘肺”,他就怀疑是在工厂得了“尘肺病”。从2007年8月开始,为了弄清病情,他长年奔波于郑州、北京多家医院反复求证,而职业病法定诊断机构——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给出的专业诊断结果,引起他的强烈质疑。在多方求助无门后,被逼无奈的张海超不顾医生劝阻,执著地要求“开胸验肺”。

7月27日,郑州市“张海超事件”协调处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告诉新华社记者:经职业病防治专家就张海超职业史、现有能够收集到的影像学资料和追踪到的多家医疗机构诊疗内容进行了缜密科学的诊断复诊,诊断为“尘肺病”。目前,张海超在家中养病,有关部门对此事件的善后工作正在依法进行中。

开胸验肺事件最新进展专家确诊张海超患尘肺病

7月27日,张海超在新密市刘寨镇的家中休息。(新华社记者 赵鹏/图)

7月27日,张海超(左)在新密市刘寨镇的家中输液。(新华社记者 赵鹏/图)

7月27日,河南省和郑州市的几名职业病防治专家对张海超的诊疗内容进行复诊。(新华社记者 赵鹏/图)

7月27日,张海超在新密市刘寨镇的家中查看自己的一张胸片。(新华社记者 赵鹏/图)

7月27日,张海超展示一份新的诊断证明书(右),这张证明书与之前的诊断证明结论不同。(新华社记者 赵鹏/图)

7月27日,张海超(右)在新密市刘寨镇的家中输液。(新华社记者 赵鹏/图)

网络编辑:merak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3)


回复

2009-08-02

我是"专家",你们这些"不明真相群众"不要乱说.

回复

2009-08-01

张海超兄弟实际上是向全世界割开了我们政府的内脏------肮脏的徒有虚名社会保障制度,让善良的人为政府绝望,让可怜的受害者更加心凉

回复

2009-08-01

悲哀呀,可怜的中国的当家做主的人民,谁为你做主?你不要在迷信什么公平、正义,所谓的公平、正义就是制定制度任意宰割你的制度,冠冕堂皇的谎言让自己自觉的卖掉自己,毁灭自己。那些所谓的狗官们.你们罪该万死,尸餐素位,践踏社会财富。我为善良的张海超感到绝望:全中国何止一个,至少3000万人没有基本的劳动保护,至少千万人患有职业病,但谁管你呀。

回复

2009-08-01

为什么一定等到媒体关注才能按常态发展

回复

2009-07-30

张海超兄弟实际上是向全世界割开了我们政府的内脏--------------------------------------------!!!

回复

2009-07-30

为什么要等媒体报道了,相关部门才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为什么要等媒体报道了,摆在眼前的事实才能得到一个官方的肯定,假如有一天像这样为我们呼喊的媒体没有了,我们是不是就只能听之任之,绝望地和生活一起死去。

回复

2009-07-30

生动的中国人权状况实录,极具说服力。

回复

2009-07-30

中国特色的制度! 现要想来,这个特色都成了灰色词语了。

回复

2009-07-30

早知“病不起,死不起”,现在深深体会了。 现在我就病了,要八九千,而工资每月一千零十元,想要病好,就得等到八九个月后,无奈呀! 社会的不公,造就了悲剧!正如张海超说,就算证明是尘肺,但已输了。 民之殇呀!

回复

2009-07-29

开胸验的是谁的心肝脾肺肾?

回复

2009-07-29

看看政府这些年腐败现象,难道想逼老百姓那枪杆子革命么,政府该醒醒了,领导们该出来体察一下民情了,老百姓养的是办事的人,不是么猪!!!!!!!!!!!!!!

回复

2009-07-29

我真替他无奈,还有负一点点责任党员么

回复

2009-07-29

北京19家大医院院长“模拟患者”就诊感受“看病难” 2009年07月26日 19:57:51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创造优良的医疗环境已非常紧迫! 新华网北京7月26日电 题:等待最少3个小时 看病最多20分钟--北京19家大医院院长“模拟患者”就诊感受“看病难” 记者王思海、吴雨 北京19家三级医院院长近日分别到其他医院扮作普通患者,亲身体验就诊过程,共同感受看病确实“难”! 北京安贞医院院长张兆光特意挑了一家全国大名鼎鼎的医院。让他郁闷的是,一大早就到了这家医院,转了半天愣是没找着挂号处。好不容易根据导医的指引找到了挂号处,又被眼前人山人海的场景吓了一跳。张兆光本想挂的内分泌号早就没有了,他只好选择了骨科。两个多小时的等待换来了六七分钟的问诊,而超声检查一下就预约到一个星期之后了。张兆光总结了一下:看一次病至少要排4次队,挂号、拿药、检查得交4次费。 首都儿科研究所所长范茂槐早上7时50分就被堵在某三甲医院外的马路上,等了半天才被引导进地下停车场。虽然很快就挂上了普通号,但是护士叫到自己名字时已经是三四个小时之后了。 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在一家三甲专科医院就诊时掐表计时,从他排队挂号到离开医院共用了7个小时,其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真正看病也就20分钟,看病时间只占整个就诊过程的4.9%,其余95.1%的时间他都在排队等候。他说:“看病等候过程漫长而就诊时间短暂是我这次体验的最大感受。”

回复

2009-07-29

没有我们的 “忠厚” 怎么成全这个 国度 的神奇 伟大!!!

回复

2009-07-29

huazw评论于21小时前 神奇的国家 忠厚的人民。。。。。。 除了“忠厚”,我们还能干嘛??

回复

2009-07-29

运气太好了,要是买六合彩的,一定能中!!!

回复

2009-07-29

不知道温宝宝知道会作何感想

回复

2009-07-28

在中国,这样一起技术难度并不高 的职业病检查居然要等到伤者执言开胸,新华社记者介入,社会广泛关注,有关专家出马才能的出,真的是不解!这也是底层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回复

2009-07-28

一件简单的事情,经过所谓正规“机构”处理,总是被搞的复杂多变!最底层的民众在这个现代的法治的社会里却只有进行着“血淋淋”的诉求,才能被注意,才能被上层关注,进而解决!这是为什么呢,哎!民众之“殇”!

回复

2009-07-28

…… 哎 …… 从前不理解 因为和公司的纠纷去了趟劳动仲裁局 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