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抄袭是真的”举报者、当事人双方对质西南交大副校长抄袭事件

一篇涉嫌抄袭的博士论文,一位辩称遭到陷害的大学副校长,究竟是一场学术之争,还是一次掺杂个人私怨的权力缠斗?是什么让一起原本简单的学术事件被涂抹上了一层权术斗争的油彩?

责任编辑:曹筠武 实习生 朱慧灵

一篇涉嫌抄袭的博士论文,一位辩称遭到陷害的大学副校长,究竟是一场学术之争,还是一次掺杂个人私怨的权力缠斗?是什么让一起原本简单的学术事件被涂抹上了一层权术斗争的油彩?

7月14日,成都当地媒体一篇名为《副校长论文涉抄袭?》的报道,无意间引爆了西南交大副校长黄庆的博士论文抄袭事件,并将黄庆和西南交大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7月15日,西南交大迅速召集全校中层干部、硕士及博士生导师召开新闻通报会,并在会后向媒体同时发布称,经过严肃而审慎的调查程序,西南交大学术委员会认定副校长黄庆博士论文抄袭成立且性质较为严重,并在7月10日举行的学位委员会会议上已投票作出了取消其博士学位,及撤销研究生导师资格的决定。

黄庆成为了自2009年3月,教育部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以来,多起被媒体曝光的高校校长论文涉嫌抄袭事件中,首位遭到所在学校严肃处理的校长级别的学术官员。

而处于舆论风暴中心的西南交大副校长黄庆随后接受媒体采访称:“9年前的论文被曝抄袭,这个爆料者的用心很明显。”同时网上出现“黄庆因校内竞选被对手陷害”的帖子。这一场学术之争自此渐有向掺杂私人恩怨的权力之争转向的趋势。

事实上,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得知,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对于这位高校副校长的博士论文抄袭案的调查与定性,一直在西南交大秘密而低调地进行。并历经两次鉴定和两次“会审投票”。在媒体曝光之前,西南交大就已经完成了对黄庆论文抄袭的调查与定性。

认定抄袭历时两年

西南交大学术委员会委员李永(化名),参与了对黄庆的调查。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媒体曝光后,黄拿出的有关论文的所有辩解和申诉,其实早已在递交给学校和鉴定专家的过程出示过。“没有任何新东西”。

2009年6月5日,李永参加了学校学术道德委员会的一次特殊会议。该委员会成立于2008年4月,隶属于校学术委员会,由学术委员会投票选举出的五名成员构成,职责是加强对学校学术道德的监督审查。

在这次会议上,李永见到了外审专家为黄庆博士论文是否构成抄袭作出的结论意见。而这已经是第二次对黄论文的鉴定。

“副校长抄袭门”经过

7月15日,西南交通大学学术问题通报会内部通报:该校副校长黄庆博士论文抄袭成立。西南交大学术委员会决定:取消黄庆管理学博士学位;撤销黄庆研究生导师资格。

早 在2007年,西南交大已收到举报材料称:黄庆在2000年12月1日发表的博士学位论文《国有企业集团研究与铁路企业集团实证分析》第四章“国有企业集 团产权界定效率分析模型”和著名经济学家杨小凯《经济学原理》一书相关内容雷同,“比例超过90%”。而黄庆并没有将《经济学原理》列在参考文献中。

2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6)


回复

2009-07-28

这种炒作太无聊,把一个好端端的学校变成了争恶斗气的地方!乌烟瘴气,把学术堕入深渊了

回复

2009-07-28

这种炒作太无聊,明显倾向性,有失新闻公正、真实的立场

回复

2009-07-28

很明显 从美国回来的在香港中文大学任过教的 贾 是正确的 一听黄庆就不是什么严谨的学者

回复

2009-07-27

好一个缩影 在这个国度,中国特色无处不在啊

回复

2009-07-27

怪谁呢?明明是抄袭了,还好意思GGYY。

回复

2009-07-26

很明显 从美国回来的在香港中文大学任过教的 贾 是在正确的 一听黄庆就不是什么严谨的学者

回复

2009-07-25

其实很简单,如果官员的财产收入能象论文一样公布在网上,我想,大伙就没有时间去揭发抄袭的问题了。

回复

2009-07-25

哎,先前是吉林大学副校长,现在又是西南交大副校长,还有好多哦。集体抄吧。

回复

2009-07-25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制度能够完善...... 我们这种为了文聘和权利的利益之争而失去的诚信和道德感何时会回来.....

回复

2009-07-25

我是一名大学教师,这样的事,在高校这个环境中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领导让下属文章署名,让下属替写文章,买文章,领导的学生弄虚作假等等,都很普遍了,只是围城外的不知罢了。我们全国各地的同学交流过,他们所在的高校也都一样。希望校园里干净,首先校园所在的环境得干净,社会得干净,高校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之外。

回复

2009-07-24

抄袭就抄袭了,狡辩什么呢?又一个陈水扁式的人物!

回复

2009-07-24

转贴:引自sohu论坛,名称是抄袭事件真相,请自己分析(刚看到的,个人认为有一些道理) 大家发现,大部分海龟非常有能力和正派,但个别未必正派,更谈不上大气量和大度量,个别人不顾及学校的根本利益和百年声誉。大家客观一点想想:是否极个别海龟领导存在有整人的黑暗之心?大部分人都愿意充分相信校领导的为人。但是这里只是提醒校内朋友:要欢迎和支持海龟正当的学术研究;同时,防人之心不可无,要严防奸细、严防黑心海龟使坏,严防黑心海龟篡权。十多年前(好像是95年,本人读研时候),母校发生过在任校长孙翔因压力和他人扰事等原因而自杀身亡的震惊世界事件,成为中国大学历史上最黑暗的丑剧。有人认为这一次学校在认真处理学术腐败问题,殊不知实际上母校已经长期成为整个社会丑事和黑事的主角,而且最说不清道不明,可就是有些幼稚人自认为说清道明了,怎么不会学学不少名校处理这些学术问题的高超技术方法,而是让事情一步一步的变大起来,最后把学校和上万校友搞得如此难堪和狼狈。小平南巡时教导我们:“不要搞政治运动,不要搞形式主义,领导头脑要清醒,不要影响工作。”朋友们真心希望学校的领导们专心致力母校的发展,老师们和研究生们专心做学问,有分歧和意见摆在桌面上真诚讨论解决,每个人都多做一些自我批评,切不可自以为是和狂妄自大,尽快使母校度过黑暗时光,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和跨越式发展,不要错过历史发展的最好机遇。

回复

2009-07-24

转贴:引自sohu论坛,名称是抄袭事件真相,请自己分析(刚看到的,个人认为有一些道理) 实名举报论文中第四章(占全论文的1/13)的一部分抄袭,所做结论认定“该章抄袭较严重”,因此就推翻整篇学位论文、剥夺学位和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这在法制社会里是凭拍脑袋,还是依据哪条法令、规定和条例?有法可依吗?是法治、人治还是后面操手所致? 个别人不顾学校大局和百年名声,以搞臭人为目的,挑选在大学录取期间对媒体散发所谓的内幕消息,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个别人以恶劣手段一步一步地胁迫和操纵学校领导层,使学校领导层和整个学校最后处于进退两难和急得跳墙的地步。和谐社会不等于一团和气,严肃学术也不能这样整法。校内外多数朋友们提醒学校,百年老校一定要重视学术品行和学风建设,一定要对历史负责,要想到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校友的情感和利益,个别人简单、不顾及后果的草率行事只能算是政治上的无知和幼稚,值得全校认真反思和检讨。

回复

2009-07-24

转贴:引自sohu论坛,名称是抄袭事件真相,请自己分析(刚看到的,个人认为有一些道理) 2007年底只是接到匿名举报(还不是实名举报),又是针对一位副校长、学校党委常委委员,学校学术道德委员会还没成立,研究生院就充当秘密警察邀请6位专家进行调查,还邀请国外专家。那时候校长、书记们和学术委员们是否知晓、通气、授权?后面一定有重要操手。是否只要接到匿名举报就都这么庄重对待?肯定不是,不是就不能服人。大家既要结果的公正,也要程序的公正和合法。 2008年4月学校才成立学术道德委员会马上就接到7个人的实名举报,学术道德委员会内部几号人如何操作?很多人怀疑8人评审专家名单是由举报人参与确定的。学术界大都知道,论文评审、成果评审、职称评审都一样,找不同人评审就可能得出不同结论。不难想象,6人评审和8人评审均出之一个相同的操手。

回复

2009-07-24

转贴:引自sohu论坛,名称是抄袭事件真相,请自己分析(刚看到的,个人认为有一些道理) 本人过去在西南交大机械系读本科,后来在经管读硕士和博士,对经管学院情况比较了解,关心经常母校。这次母校处理黄庆学术腐败案件,开始心理很是高兴,但经与学校同学、朋友和领导一聊,发现大家都觉得有些猫腻,不能给人以公正,有点像文革。本人收集大家的意见,绝不偏袒谁和褒贬谁,老朋友们比较集中的看法和意见有这些内容: 黄庆很多年来对学校真心出力,特别是本科评优,但十年前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按照现在的观点去分析评判,值得总结,应该多做一些自我批评和探讨。十年前管理学院发展极快,博士毕业人数较多,黄庆的博士论文是下功夫的、比较较好的,比它差得多的领导干部博士论文还多得很,应客观对待。黄庆博士导师、管理学院院长武教授和黄庆博士答辩主席、管理学院德高望重郭教授都是学院功臣、管理专业博士点建设的一号功臣,后人都不应忘记和背叛历史。 同事之间、领导之间工作上有分歧应该沟通、通融与和解,采取翻十年前就通过评审、答辩的博士论文大做文章,明显动机不纯、另有所图。

回复

2009-07-24

还有真理和是非标准吗?据说黄校长涉嫌抄袭的是其博士论文的第4章“分析模型”部分,用了别人的模型而不注明,那么这个模型是谁的原创?我的理解,模型应是整个论文的核心部分,用他人的模型分析自己的数据,是不是就可以模糊掉模型的来源了?希望黄校长有以教我!

回复

2009-07-24

又是学术造假,一位大学校长,抄别人的文章。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不知道这位校长该怎样去面对他的学生,“校长都抄了,我们怕啥?”应该发起一场整风运动,肃清学术界的歪风邪气。而且此事应该严肃处理,公开,透明。以敬效尤。

回复

2009-07-24

且不要把记者或报纸的倾向和定位强加于文章中,前提是,我们读者、评论人乃至你们自己都认为自己是站在客观一边的。

回复

2009-07-24

斯文扫地,形同偷窃。

回复

2009-07-24

斯文扫地,形同偷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