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状元:从“王牌”到“弃子” 重点中学高考竞争惨烈手段起底

重点大学录取已近尾声,在各个重点中学的光荣橱窗中,新一轮的状元和名校录取生即将被张贴展示。而可以预见的是,在南开中学光环围绕的荣誉橱窗中,不会有田中,也不会有何川洋。

责任编辑:曹筠武 傅剑锋

重点大学录取已近尾声,在各个重点中学的光荣橱窗中,新一轮的状元和名校录取生即将被张贴展示。而可以预见的是,在南开中学光环围绕的荣誉橱窗中,不会有田中,也不会有何川洋。

何川洋属于南开中学文科实验班。这样的实验班还有另外一个别称:清北班——何川洋和田中们,都是冲击北大清华的种子选手。他们是重点中学竞争中的王牌,更是各自学校荣誉与利益的来源。

所有的手段,都是为了保证这些“品牌产品”顺利进入北大清华。而获取加分,只是手段中的一种。在异常激烈的北大清华名额竞争中,这早已不算秘密。

过去半个多月里,何川洋过得无比煎熬。这名生于1991年的重庆新科文科状元,成为重庆官方首次全面调查高考加分造假名单里最具标志性的人物,他的状元身份很快被人曝光于网络,随即,他分别担任巫山县招办主任和组织部副部长的父母也人尽皆知。

自6月24日分数放榜起,这名重庆高考文科状元的手机一直关机,这导致当地媒体对状元的例行报道与排版首次出现严重失衡。在新科理科状元的详细新闻报道及近照旁边,关于何川洋的只有班主任对他的评价及他的一张证件照。

真实的何川洋比证件照上的样子要生动得多,一米六五左右的个子,黑边框架眼镜、蓝色Jack&JohnsT恤配仔裤、白色运动鞋。差几个月满十八岁的他,说话还有些奶声奶气。

这段时间,何川洋的父母全天候守护着儿子。绝大多数时候,何川洋待在家里发呆、搞诗词鉴赏,不上网、不看任何关于他的新闻;不时地,他听到父母在电话里婉拒无数媒体的采访请求,对已经站到家门口的记者说没人在家。

除了重庆有关部门联合调查的结果,之前风传于这座山城的各种造假段子还尚待证实,但一个事实是,近三年,重庆考入北大清华的加分考生比例越来越大,2008年,北大在重庆招录22名文科考生中,就有17名是获得了加分,其中13名二级运动员,4名民族聚居区考生。

重庆高考状元民族造假事件时间表  图/CFP

民族年:土家族乡里的影子居民

在何川洋的同班同学郎冉冉(化名)眼里,与这半个月的隐藏踪迹相反,何川洋是个外向活泼的男生。作为文科班上不多的男生之一,他平时喜欢和女生在一起疯,来劲时,还大方地给大家跳舞;何特别喜欢古典诗词,写作文时总爱引经据典,像个“古典文艺小青年”;学习起来,何川洋则像变了一个人,课堂笔记、课后习题做得极其认真,以至许多同学都争相拿他的笔记复印;何的数学好得“不像文科生”,英语则相对弱些,香港大学认为他的英语口语表达处于边缘而弃录,“不是借口”。

郎冉冉说,升上高三后,大家都清楚,班级前十名是冲刺北大的种子选手,平时也得到老师更细致的关照,何川洋属于这个队列,但在高考前没人认为他会成为状元。“如果何川洋正常发挥,以十几二十名的名次考入北大,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郎冉冉在电话里叹气,作为没有加分的尖子生,她的父母也参与了6月9日的抗议,“其实我们只要求取消虚假加分,我们不怕竞争激烈,就怕竞争不公平”。

郎冉冉们的父母所抗议的民族虚假加分,对于他们而言,其实是个新名词。此前,诸多关于加分造假的段子主要集中在体育尖子生和奥赛。如2007年是体尖年,2008年是奥赛年,2009年在缩紧了体尖和奥赛的加分项目与范围时,则涌现出一个全新的命名——民族年。

这也让位于巫山县三小时山路与水路之外的红椿土家族乡与邓家土家族乡出了名。

将户籍迁至其中一个土家族乡的何川洋,其父母更改户籍及民族成分的手段已被重庆市联合调查组公布,为其开绿灯的巫山县民宗局原局长、县公安局户籍科科长等官员也已受到撤职的处理。

从另一名同样被查出民族加分造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