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常凯申”,来了“赫尔珍”——为《赫鲁晓夫全传》挑刺
继“门修斯”、“常凯申”之后,又出现了“赫尔珍”。这种前仆后继的壮观场面正在成为图书出版界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不能不说是图书出版界的悲哀。
责任编辑:刘小磊
■图书观察
■编者按:
翻译是很艰辛的工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闹笑话。近年来出版事业空前繁荣,翻译过来的好书很多,但也不乏泥沙俱下的情况。前几年曾有学者将英文著作里出现的孟子回译成“门修斯”,最近又有一位教授,把蒋介石回译为 “常凯申”,腾笑中外。下面批评的这本书,也出现了不少类似的错误。人孰无过?偶尔出现几个低级错误,是可以理解的。但大面积地出现,就没法用这样的话来辩解了。
数年前偶然得知,一本名为《赫鲁晓夫:一个人和他的时代(Khrushchev :The man and his era)》的书获得2004年度美国普利策奖。据称这是迄今最完备的赫鲁晓夫传记。2003年在美国甫一面世,2500册精装本即全部售罄,25000册简装本也抢购一空!两年之后,赫鲁晓夫家乡的俄国青年近卫军出版社出版了此书俄文版。此书还被译成捷克文、西班牙文、日文、爱沙尼亚文和拉脱维亚文出版。
美国学者威廉·陶布曼为写作此书,呕心沥血,历尽艰辛,花了整整十年时间。正所谓“十年磨一剑”。
这么好的一本书,当然得先睹为快了。发现中译本出版的消息后,笔者便以最快的速度购得此书,兴冲冲地放下手头的工作,想美美地享受一下阅读的乐趣。谁知才看了没几页,便想打退堂鼓了。
一、理解错误
前言部分开头两句话就把笔者给打懵了。请看译文:
如果你问很多西方人,这样的俄罗斯人也不在少数,他们很可能都会回忆说尼基塔·赫鲁晓夫就是那位在联合国拿鞋子敲打会议桌的粗俗的、没有教养的乡巴佬。但这位身材矮小、体格强壮、眼睛小而犀利、双耳突出,而且显然有着旺盛精力的人在苏联人眼里并非笑料,即使他让众多的苏联人蒙受了因为他的统治而带来的恶果。
拙译:
要是向许多西方人 (也许还有许多俄罗斯人)问起对赫鲁晓夫有何看法,他们多半都会想起那个在联合国大会上拿皮鞋敲桌子的粗俗无知的小丑。然而这个矮小墩实、眼睛不大但目光锐利、两耳突出、精力旺盛的人可不是什么苏式笑料,虽说他常常成为笑话里的主角。
用黑体字标出部分的原文为:
But the…… man…… wasn’t a Soviet joke even though he figures in so many of them.
这里,用黑体字标出的部分是不是译得有点儿离谱?什么“统治”、“恶果”之类,原文并无这样的意思或者暗示。
再看第97页倒数第5行:1934年12月1日基洛夫在列宁格勒被处决。
所谓“处决”,就是执行死刑的意思。稍微了解苏联历史的人都知道基洛夫遇刺一事,这也是苏联历史上的一桩奇案,案情至今扑朔迷离。基洛夫是被刺身亡的,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