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相】同情擂台

在一个小团体中,如果你表现过于出色,就可能被孤立,如果你摔断了腿,恭喜你又赢得了关心。你是要做招人嫉妒的强者,还是惹人同情的弱者呢?

我愿意成为前者。因为我实在不明白同情心这种奇怪的情感,有时它夹杂优越感、表演欲和唯恐落后的道德竞赛。

我害怕看望绝症患者。但我去看过垂死的她,故意开些寻常的玩笑,假装癌细胞没在她体内生长,因为我认为她需要被当成一个正常人。

有个漂亮的小学同学,身体和思想都很早熟,每日独来独往。后来,她怀孕了,在一场激烈的家庭纷争后,她饮药自尽,于是正式进入同情的殿堂。10多年后,当初爱议论她的同学还不时以悲伤的口吻谈到“那件事”。但我猜,她有在天之灵,一定只想要隐姓埋名。

我问A,为什么某些同情心如此强大和持久?A说,因为这做起来很容易。我们是生者,是幸福的人,“同情”是举手之劳。我因此引A为知音。

有些同情还很“壮阔”。“9·11”后,大洋此岸的人突然纷纷在MSN前放上一朵玫瑰。汶川地震发生后,有网站率先换上了黑白装。随后众网站跟风。而换色的背后是什么?是技术人员在讨论,加层滤色膜容易还是一一去色容易。

不知道这些繁复的表达形式与亡者何干。道德是个华丽的画框,框住的任何东西都是美的,框外是丑陋的,但无意之中,另一个更小的画框可能已把你框在外面。

我的偶像Alan Shore常说自己没有道德感,不知羞耻,甚至没有原则。因为在他的原则之上有太多东西,比如友谊、爱情、良心。一个低能儿犯下强奸女童的罪行,检察官因同情女童,要求处死低能儿。Alan请求,“justice tempered by mercy.”(以宽恕调和正义。)

我的理解,mercy(仁慈、宽恕)应该不视任何人为弱者,尊重他人的自由意志,这才公平。这是心理活动,不是表态。

我们为深爱之人的受苦而痛苦,那是“爱”,为一个泛泛之交的受苦而痛苦,那是同情。奥修说:“同情很肤浅,有人在受苦,你同情他们。你坐在一旁,稍微流下几滴眼泪,然后继续看下一场电影——还能怎么样呢?眼泪总会流干……”他所倡导的是移情(empathy),和对方成为一体,仿佛鞭子抽在自己的身上。

我有一个信仰共产主义的干妈。她经常说,“在他活着的时候对他尽可能好一些就足够了。他死后你烧再多纸钱,也不过是安抚自己的良心。如果他有在天之灵……事实上,我是不信来世的。”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