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选举,重走历史轮回?
在长久的政治纷争之后,在贝·布托遇害之后,在一个多月的推迟之后,巴基斯坦议会选举终于投票完毕。巴基斯坦将还政于民,真正走上民主政治道路,还是会重演历史,让国家又一次陷入军政府与民选政府交替轮换?
2月18日,巴基斯坦拉合尔的一个投票站 WarrickPage/GettyImages/图
糟民主胜过好独裁
“糟糕的民主胜过很好的独裁。”北京大学的巴基斯坦籍教师那兹·阿斯迈特(Naz Asmat)用一句英语谚语回答记者,语气中不失自豪。而记者的问题是:“作为一个选民,如果一边是民主自由,但经济停滞、社会动荡,而另一边是专制统治,但社会稳定并且经济良好,你如何选择?”
2月18日,尽管枪击和炸弹袭击此起彼伏,甚至议员候选人被枪杀、投票箱被抢走,巴基斯坦议会选举还是在8.1万名士兵以及39.2万名警察的保护下如期进行。
截至2月20日中午,95%以上的选票已经清点完毕。巴基斯坦主要的三大政党在这场角逐中,在野的人民党取得了258票中的87票,成为议会第一大党,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以66票位居次席。而现任执政党穆斯林联盟(领袖派)只获得了少得可怜的38票。
尽管只有很少的选票还在统计过程当中,官方结果却有可能要等到20日甚至更晚些时候才会公布。但实际上,早在19日上午,媒体就已经毫不客气地宣布执政党“被扫除出局”。
反对党的完胜,使得巴基斯坦政局再次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此次选举将使巴基斯坦还政于民,真正走上民主政治道路,还是会重演历史,让国家又一次陷入军政府与民选政府交替轮换?
“让我们试试换个人”
2月18日,首都伊斯兰堡天气晴好。上午9点,居住在伊斯兰堡第23街F8/2区的扎克尔·萨伊德(Zakir Syed)出门去投票。投票站离他家很近,走路只要5分钟。在巴基斯坦全国,8100多万登记选民可以在35000多个投票点投票。
65岁的萨伊德是体育部门的一名退休官员。在投票站,他出示身份证,工作人员核对无误后,需要他在选票文件上印手印,然后就去很小的隔离间里填写选票,接着把选票放进透明的票箱,“非常简单,全部过程最多2分钟。”
他的票投给了巴基斯坦人民党。他和其他千千万万选民的“2分钟”,将人民党推上了巴基斯坦议会第一大党的位置,也把现任总统穆沙拉夫推到了火山口上。
“这次巴基斯坦没能走出它的老路。”北京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唐孟生教授介绍说,从巴基斯坦走向的历史来看,军政权和民选政权几乎每过8到10年就要做一个轮换。
历史上,独裁军事政权往往由于各方压力被迫还政于民选政府,但出现社会动荡之后,军事集团又出面干政,收拾残局。尽管军政府时期巴基斯坦往往社会稳定,经济有所发展,但被压抑的民主的呼声随之又会渐渐高涨。如此往复循环。
可能对败选有所预料,穆沙拉夫18日表态说,无论谁当选未来总理,无论哪个政党组阁,自己都愿意合作。但反对派首领之一、前总理谢里夫早就立誓,永远不与穆沙拉夫合作,如果自己的政党掌权,就一定要穆沙拉夫“回家”。
唐孟生教授分析,若人民党与穆盟谢里夫派联合组阁,则穆沙拉夫被弹劾下台的可能非常大;如果人民党寻求与统一民族运动等其他较小党派联合组阁,人民党与穆沙拉夫的妥协则还有可能。
作为普通选民,萨伊德投票时的考虑简单直接,他不支持穆沙拉夫,认为他犯了很多严重的错误。他说:“我们怎么才能改变?让我们试试换个人吧。”
“国家还在民主的童年”
选举时,远在北京的那兹·阿斯迈特无法参加投票。但她每天都跟国内的家人和朋友联络,了解选举情况。
她有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即使在家庭内部,他们也经常讨论政党政治。“我和我的妈妈,还有一个弟弟喜欢人民党;但我的两个妹妹和另外一个弟弟支持穆沙拉夫;而还有一个弟弟一直是谢里夫派的忠实选民……我家的司机强烈支持伊斯兰促进会……虽然他没受过多少教育,但他也试图改变我们的意见!”
那兹·阿斯迈特对可以自由选择的权利非常自豪。她告诉记者,曾有人在伊斯兰堡街头给一个流浪汉发钱,并要他投票支持某个人,流浪汉却立即拒绝,“不,我要支持另外一个!”
也许是当年英国殖民者带来了西方的民主政治理念,这一理念在众多巴国政治精英心中根深蒂固。但对于巴基斯坦,怎样才能探索出适合的民主政治道路,却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
由于国民教育程度高低不等、地域差别、民族矛盾复杂等,巴基斯坦民主选举的过程中也难说一帆风顺,选举人间谩骂甚至威胁,而人们最担心的则是穆沙拉夫对选举进行操控。萨伊德告诉记者,“我和很多人谈过,我们都支持人民党或者谢里夫派,如果领袖派获胜,那一定有舞弊。”选举结果显示,领袖派远落后于人民党,就有谢里夫派候选人 MakhdoomQureshi指责人民党操纵选举。
据那兹·阿斯迈特介绍,有些大地主、大企业主动员、组织自己的农民、工人为某候选人、某党派投票。“当然,有人去投票并没有投给企业主和地主看中的代表,或者相反——反正在投票站没人能看见你选了谁。”
选前,爆炸袭击、枪击,甚至炸毁投票站的事件也接连发生,这导致很多人由于担心安全而放弃投票。“尤其是社会的中上阶层,他们比较惜命,”唐孟生教授说,“而主要代表中产阶级和中小企业主的领袖派也受到了不少的影响。”
谈到社会动荡、枪支泛滥等问题时,那兹·阿斯迈特十分宽容地笑了笑,她认为这一切很快都会过去,“我们的国家还在民主的童年”。
“独裁者的形象已没法改变”
民主政府与军人独裁的交锋成为了巴基斯坦政坛多年不变的主旋律。
尽管已经辞去军职,军人出身仍然是穆沙拉夫最为人诟病的话题之一,曾有人高呼,“你虽然脱下军装,但独裁者的形象已经没法改变”。
由于民族地区矛盾等因素,议会常出现相互扯皮、议而不决、决而不断的场面。而军队组织严密、行动果决、执行力强,屡次接管政权。
美国本来更欣赏巴基斯坦人民党,但“9·11”后,因为反恐而选择与军政府合作。不过,由于历史文化等复杂原因,巴基斯坦民众对美国始终难以接受。“我们不信任美国人。在我们的历史上,惟一可以信任的朋友只有中国。”萨伊德说。从第二次印巴战争到孟加拉独立,再到1998年巴基斯坦核试爆,在需要国际援助的关键时刻,巴基斯坦人往往感觉被美国“出卖”。
而支持美国反恐,也成了穆沙拉夫招致国内批评原因之一。但唐孟生教授认为,穆沙拉夫支持反恐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不然,“肯定在国际社会上被孤立”,“并且,他坚决抵制美军进入巴基斯坦境内搜捕拉丹,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穆沙拉夫治下,巴基斯坦经济有所发展,但萨伊德认为,GDP增长并不意味什么,“有些人可能变得很富有,但很多很多的普通人正在遭受非常困难的时期”。他称巴基斯坦目前通货膨胀严重,汽油和电都处于短缺状态,甚至面粉、食用油等民生物资也极其匮乏。他说,“我们过于依赖美国了”。
人们常说左右巴基斯坦政局的因素是3A,即Army(军队)、America(美国)和Allah(安拉,即宗教问题)。穆沙拉夫除了在军人干政和对美关系上受到非议,同时还面临非常棘手的问题:恐怖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和民族分裂。“9·11”之后,巴基斯坦宗教政党的席位实际上增加了。在此次议会选举中,宗教色彩较浓的统一民族运动获19席。
中巴关系——惟一的不变
由于第一大党人民党也没有取得能够单独组阁的半数以上席位,那么它是否会和穆盟谢里夫派联合组阁,是选后的重要议题之一。若人民党与其他党派合作,穆盟谢里夫派将成为最大的反对党,那么谢里夫又将如何处理与穆盟领袖派的关系?选后的巴基斯坦政局则更加错综复杂。
最重要的是,谁将出任新政府总理?人民党现联合主席扎尔德里口碑不佳,曾因为向所有经手的项目索要10%的回扣被称作“10%先生”。人民党副主席法西姆在党内以及公众中呼声较高,但扎尔德里至今仍没有否认自己将出任总理。
加之目前巴基斯坦经济有待发展,反恐、民族分裂、宗教极端势力等问题都有待解决,这些都是考验新政府的难题。而一旦新政府不能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谁能说就不会再有军人干政,再来上一个轮回。
惟一毋庸置疑的是中巴关系。据唐孟生教授介绍,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告诉他说,“选举哪国都有,无非是巴基斯坦国内形势乱一点,所以特别受人关注……但这些都会过去。请你转告中国朋友,不管谁上台,中巴友谊不会变,推动中巴经济合作也是大家共同的想法。”
■新闻链接
巴基斯坦建国以来政权更迭
1947年:巴基斯坦国父穆罕默德-阿里-真纳领导巴基斯坦独立,并建立议会民主制政府。
1958年:陆军总参谋长阿尤布·汗接管权力,随后就任总统。
1968年:街头抗议导致阿尤布·汗政府被叶海亚·汗将军推翻。随后叶海亚·汗宣布将进行大选,1971年人民党创始人阿里·布托出任总统并恢复民主制度。
1977年:陆军总参谋长齐亚·哈克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阿里·布托,并于1979年将其绞死。巴基斯坦重回军事独裁统治。
1988年:齐亚·哈克在神秘的坠机事故中丧生。阿里·布托的女儿贝·布托被选为总理。此后10年间,被称作“民主双星”的贝·布托与谢里夫多次轮流执掌政府。
1999年:佩尔韦兹·穆沙拉夫将军发动军事政变推翻谢里夫政府。2002年的巴基斯坦全民公投和大选,穆沙拉夫当选总统,地位得以巩固。2007年,穆沙拉夫以压倒性优势取得连任。
(张哲整理)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