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邓玉娇案看公民社会和法治未来

责任编辑:傅剑锋

公民社会的孱弱导致了社会舆论缺乏稳定的性格,本应在追求正当程序基础上追求实质正义的舆论表达,被单纯的实质正义追求所淹没,它的冒险性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如何有效改善社会舆论,如何使其喷发正义激情的同时葆有冷静的法律精神,存其义气,去其戾气,将是未来中国的一项重要课题。

邓玉娇事件完全可能成为研究当代部分中国问题的重要索引之一,本文便是这样一种尝试。

公民权保障和旧法律理念的冲突

邓玉娇案中民意对公权力的全面追问,不仅仅与本案的案情事实以及人们朴素的正义感相关,更与30年来的立法、行政、司法诸公权力领域的规范及其运作本身关系密切。

当代中国法律体系,充分地展示了中国近三十年来法观念及其规范的嬗变过程。以1979年制定的旧刑法为标志,当代中国法最初的法观念延续了改革开放之前的无产阶级专政、阶级斗争等意识形态。

改革开放以来,上述意识形态在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逐渐淡化,尤其是近20年来,自由、平等、民主、公民权、人权、法治、自治、宪政等重要法观念渐次深入人心。然而法的滞后性、稳定性特点,决定了大量立法不可能有相应的现实适应力,即便立法机关在完善法的过程中尽了极大努力,原有的“无产阶级专政”法观念及其具象化的规范落实,依然遗留着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

立法之外,行政、司法的具体公权力运作中,前一种意识形态的观念和制度安排及其导致的公权力现实行使方式,也都与现实公民权保障之要求生出许多矛盾。虽然绝大部分冲突如地底下的熔岩,灼热但隐蔽,但依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6)


回复

2009-06-20

客观个狗屁!没有健全的公民社会,哪来的未来法制? 这个真没有! 我们现只有江湖。

回复

2009-06-20

当制度设计没有完善的时候,人的素质左右事件的发展;当人的素质差强人意的时候,制度设计决定事件的发展。但是两者都不行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

回复

2009-06-20

或曰,矛头一致的集体傲慢?。。。

回复

2009-06-20

权力傲慢并不可怕,那是它的本性。可怕的是权力有针对性的集体傲慢。。。

回复

2009-06-20

如果鲁迅现在还活着,他会怎么做呢?

回复

2009-06-20

我们需要鲁迅似的投枪 在盼望中.

回复

2009-06-20

嗯,分析到位,客观。 我想到的是,在当今这个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公民社会成熟的国家:他们反映的都是高度理性的,就像一个律师所作的那样?整个社会舆论没有一丝瑕疵?有吗?俺承认自己见识短浅,对外面不熟悉的东西很多,但要指望舆论不出现毛病,恐怕不现实。只要看到舆论的基本正义性——义气的一面,就可以了吧? 当然,戾气的一面谁也不希望看到。

回复

2009-06-20

邓玉娇是幸运的,但对整个国家的法治未来却不一定是好事。法官什么时候真正做到只服从于上帝和法律,那才是真的实现和维护正义,才是实现了法的价值。

回复

2009-06-19

法律的尊严和公信,不容在被摧残.

回复

2009-06-19

在现今的体制下,我们何尝接受过公民教育?什么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们又有多少人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

回复

2009-06-19

要革命不要改良不要修修补补

回复

2009-06-19

顶。希望中国有更多这样正义、客观的人士。谢谢作者!

回复

2009-06-19

据说,“公民”二字迄今还是媒体的慎用字眼,更不要说“ZY”二字,教授的愿景何时实现?路还十分漫长……

回复

2009-06-19

感觉这个作者还是害怕汹涌的网上民意,欲言又止,有些东西不敢清楚明白地说,到了最后才提几句。还好编辑把这几句划了重点。

回复

2009-06-19

站队了,替党说话的站左边,替人民说话的站右边!

回复

2009-06-19

好文! 很全面,但写的很累,用词很小心,力量只在纸面,没有穿过纸背。 我们需要鲁迅似那样的投枪 此条发了多次,怎么总看不见?

回复

2009-06-18

强国之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第三次世战时,我们...............

回复

2009-06-18

请问萧瀚先生,”未来“在哪里? “

回复

2009-06-18

从“构成故意伤害,但免除处罚”走向“正当防卫,无罪释放”可能是一段漫长的道路。而从真正的法治精神、宪政精神视角看,更为重要的反倒不在邓玉娇是否获得“正当防卫,无罪释放”的结果,而在千千万万的邓玉娇们是否能在案发之后,无需恐惧地被保护于法律的正当程序之下,享受基本的沉默权、律师当事人会面保密权、侦讯时的律师在场权、公开开庭审判、证人必须出庭作证、上诉不加刑、一事不再审……直至最终被公正地宣判:“正当防卫,无罪释放”抑或哪怕“故意伤害,有期徒刑十年”…… 真正的法律精神!

回复

2009-06-18

中国的司法是不独立的,严重违背了宪法的精神。只是希望这些诸多的社会事件能够推进中国的民主进程,来慢慢的改善,我不奢望能够很快的实现,但是我希望那是自己的路们不远的梦想。任何强权违背了民间,脱离了群众,注定是长久不了的。从而对我们的高层领导更多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展现也来那种魄力,他们应该懂得,历史再也不能回到从前了,只有加速推进政治改革才是唯一的出路,否则剩下的时间可能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