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胡适辩护的刘半农
刘半农去世后,围绕他与胡适的公私恩怨引出了许多是非,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鲁迅、周作人、沈尹默的相关回忆。
责任编辑:马莉
■背后风景
刘半农去世后,围绕他与胡适的公私恩怨引出了许多是非,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鲁迅、周作人、沈尹默的相关回忆。晚年周作人甚至以当事人和见证人的身份,一再把刘半农与胡适之间善始善终的公私交往,曲笔改写为胡适对于刘半农的“看不起,明嘲暗讽”
刘半农原名寿彭,改名复,初字半侬,后改半农,1891年5月27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澄江镇西横街,比同年12月17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的胡适年长6个多月。
1901年,11岁的刘半农进入父亲刘宝珊与同乡杨绳武等人联合创办的翰墨林小学读书。正是在这所既学汉语又学英语的半新半旧的小学校里,他初步接触到了来自欧美各国的现代文化,从而为日后成长为学贯中西的博学通才打下了基础。国文教师刘步洲自定标点符号的大胆尝试,也为刘半农在《新青年》时代积极参与白话文写作与新式标点符号的运用埋下了伏笔。
1907年,17岁的刘半农以江阴考生第一名的成绩就读于常州府中学堂,同学中有后来的国学大师钱穆、创办《国故》月刊的张寿昆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瞿秋白。1911年,刘半农、钱穆、张寿昆、瞿秋白等人因参与学潮被开除学籍,刘半农只好回到母校翰墨林小学,任小学教员。辛亥革命爆发后,刘半农先与二弟刘天华一起加入本地的青年团体以响应革命,随后又离家赴清江地区参加革命军,在一个作战旅担任文书和英文翻译。1912年初,刘半农脱离军队回到故乡,不久带着从妻弟朱组绶家里借到的五块大洋,与二弟刘天华一起来到上海,加盟李君磐创办的专演文明戏的开明剧社,刘半农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