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研究》作者:“不要指望它一夜之间大变”

2008年底,艾红红出版了《〈新闻联播〉研究》。“2006年我写完这本书后,就再也没有看过《新闻联播》了。”艾红红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责任编辑:朱又可 实习生 陈晨 朱晓佳

2007年的下半年,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艾红红在本科生班级进行了一次调查,问全班30人目前还有谁在看 《新闻联播》,举手的只有3个人,其他人全部否认目前还在坚持收看。艾红红又问,《新闻联播》当时有个“永远的丰碑”的子栏目,大家是否知道?结果全部同学一致回答“知道”。

2008年底,艾红红出版了《〈新闻联播〉研究》。“2006年我写完这本书后,就再也没有看过《新闻联播》了。”艾红红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憎爱分明”的北方审美趣味

据我所知,朝鲜和越南有类似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这样的节目,我曾经给中国驻古巴大使馆发过邮件,但没有回音。

我以新闻选择的标准将它们归为一类。它们都是政治价值高于新闻学专业上的价值。这种栏目宣传性较强。《新闻联播》内部的人尝试过改变语言方式,但发现不行,不适合。它形成了固定的套路。

咱们中国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专业,叫播音专业,国外都没有播音专业。播音专业讲究的是字正腔圆,中正大方,那种北方审美趣味。你不觉得《新闻联播》的主持人都是那种很符合北方审美趣味的形象吗?稳重而又大气。它并不是要真正从现代意义上理解什么是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0)


回复

2013-01-25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栏目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广大的偏远农村,有一个可以信仰的东西,有一个上传下达的通道,还是很必要的。" 这样不等于是愚民嘛!

回复

2013-01-25

开会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 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接见没有不亲自的;进展没有不顺利的;完成没有不圆满的; 成就没有不巨大的;工作没有不扎实的;效率没有不显著的;决议没有不通过的;人心没有不振奋的; 班子没有不团结的; 群众永远是满意的;领导没有不微笑的;问题没有不解决的;小事没有不举世瞩目的;会见都是本台刚刚收到的;反对没有不强烈的;交涉没有不严正的;完成没有不超额的;中日没有不友好的;中美没有不合作的;竣工没有不提前的;节日没有不祥和的;路线没有不正确的;决策没有不英明的;妇女没有不解放的;小康没有不达到的;牺牲没有不悲壮的。

回复

2013-01-25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栏目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广大的偏远农村,有一个可以信仰的东西,有一个上传下达的通道,还是很必要的。" 这样不等于是愚民嘛!

回复

2013-01-25

“前十分钟领导接见,中间10分钟中国人民很幸福,后十分钟世界人民很苦难”.

回复

2009-06-23

为了我们的民族,不要自欺欺人

回复

2009-06-22

真的是“前十分钟领导接见,中间10分钟中国人民很幸福,后十分钟世界人民很苦难”。

回复

2009-06-19

改!?:新瓶装旧酒.就等后面5分钟国际新闻,有时侯就1分钟.现在看新闻上网了全是即时的.

回复

2009-06-19

“前十分钟领导接见,中间10分钟中国人民很幸福,后十分钟世界人民很苦难” 哈哈哈,概括得很有意思!

回复

2009-06-18

这么多年的新闻联播 该改改了 但是改的多了 老观众受不了 要除去其中明显的政治倾向 上面受不了 要小打小闹一番 还是有人受不了 这个我们国家收视率最高(据说,其实是天气预报) 年龄很大的 很古板 很符合上面的意味的 节目 是该有个新面目的时候了 不管是改了多少 起码先改点再说吧

michaelcheung
回复

michaelcheung

2009-06-18

也听说了《新闻联播》要改。其实,媒体大众本身的关注就已经代表了一种意向——对原事物的某种程度上的不满。当然,有的是不满要改,有的是因为不满要改。 《新闻联播》你看得懂吗? 艾红红出了《<新闻联播>研究》,说至2006年写完书就再也没有看过《新闻联播》了。事实上,真真正正了解中国或者想了解中国的人,(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外国人)都会选择《新闻联播》。个中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是唯一有中央授权提前一天发布中央信息的新闻媒体,至于什么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宣传就不多说了。 当然,人家看得懂的是花了功夫研究着看的。 可是,我还要说,对于可能是绝大多数的平民百姓来说,一没那个本事,二没那个闲情,去“抠”这么一个三十年不变的“当裆,打当,当当当当.......” 可是问题是,它毕竟还占着每天晚上7:00到7:30分这么一个黄金时段的所有电视台的台面。每天晚上,有的家里面吃着晚饭,张宏民和邢质斌也一边看着他们一家子吃晚饭一边播着国家领导人又接见了谁谁谁。有的则干脆准时7:00出门,和家里人抓住这宝贵的半小时散散步,回来接着看昨晚的《潜伏》或者《金婚》。 听不懂嘛,你又老占着屎坑不拉屎!其实,这也是在是难为我们的百姓了。 于是乎,小沈阳就问道:这是为什么呢--?说来也很简单,有人就说,政治色彩太浓了!的确。是不是说,政治色彩不那么浓,就行了呢? 播音,不等同于新闻。播音,你可以做到像罗京那样二十六年不念错一个字,可是,已经不是新闻了。新闻有新闻的操守,新闻有新闻的原则。任何掺入其他东西的新闻就已经不是它本身了,或者是政治,或者是交易,或者是什么都不是。 所以,看了这篇文章,我也知道,《新闻联播》要改,而且也会该,但是,别指望一下子改太多。不改,你受不了;改太多了,上面受不了。 所以,子曾经曰过:中庸一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