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与羊的博弈—— 一家本土动漫企业的翻身仗

成立以来一直没有盈利过的原创动力,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上,大家都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必胜决心,公司终于第一次尝到了赚钱的滋味。

从1926年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的诞生算起,中国动画至今已经83岁了。在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初,国产动画片曾经创造了辉煌,出现了《大闹天宫》、《哪吒闹海》这样令人骄傲的动画片,凭借创作人员扎实的美学功底,一笔一画的手绘和其中所蕴含的浓郁中国风格,这些动画在国内外深受欢迎,甚至成为了当时动漫行业的一个制高点。日本《铁臂阿童木》导演手冢治虫曾表示,当初正是《铁扇公主》这部影片使他萌发了投身动画创作事业的念头。

然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人才的断层和日美动漫的冲击,中国动画业渐渐萧条了起来。当21世纪初中国政府看到动漫业的巨大市场,开始大力扶持时,才发现除了一批二三十岁的在日美动漫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外无人可用,中国动画仿佛早已失去了它扎根于本土的中坚力量和原创力。

时过境迁,在2009年的中国电影贺岁档,积郁已久的中国动漫终于有人跳了出来。一部投资仅600万的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在19天的时间里竟然狂卷8000万票房,成为了贺岁档中最大的赢家。这部完全由中国人自己制作的动画电影,采用的是最简单的flash制作技术,但就是这样一部没有任何炫丽特效的动画电影,却让中国动漫人在迷茫中看到了一丝希望。

灰太狼

喜羊羊

原创动力动画部集体照

厚积薄发

位于广州北较场横路物资大厦里的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从2004年成立至今,都没有离开过这栋大楼。他们在创作电影版动画之前一直蛰伏在这里苦心经营,静待机会的到来。

街对面是高耸的广东电视台主楼。在制作《喜羊羊与灰太郎》的电影版之前,原创动力的宣传经理杨雪平每天都要往对面的电视台跑好几次,用杨雪平的话说“必须要求着他们放动画”。2005年,原创动力刚开始制作“喜羊羊”的时候,投入了2000多万,制作了100集,大家满怀信心地找电视台合作播出,谁知道电视台看也没看就告诉他们,“免费播可以,要钱就去找其他台,反正找哪都一样,想播的人多了。”杨雪平说自己第一次发现原来做动画不容易,播动画更难。后来,公司就硬扛着免费播了两年。

杨雪平所说的生存困境在国内动漫行业有着极大的普遍性,据了解,原创动漫一分钟节目的制作成本约1万元甚至更多,但一分钟的节目放到电视台播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5)


回复

2013-12-19

写得挺好。大体制下的小发展,喜羊羊的季风过后,下一波的动画热潮你们是否又做好准备呢?

回复

2013-08-15

灰太狼这种画面粗糙、情节幼稚的动画都能成为现在大陆的旗帜动画。难免要给外国同行“蜀中无大将”的感觉。

回复

2009-06-16

喜羊羊灰太狼,我妹妹喜欢看, 我就不喜欢这个动画,很无聊。不就是两只狼想吃羊,总是吃不到,而且还受到羊的作弄吗? 猫和老鼠的翻版。

michaelcheung
回复

michaelcheung

2009-06-15

其实,有好多年不看中国的动画了!而且,不看国产动画的不是我一个人。 说完这句话,莫名有些伤感。我们的熊猫,凭什么让他们拿去赚钱?而且一赚就是六个亿美元!中国的电影整个年收入换成美元也才几个? 看了这篇文章,就让我纳闷--美国 “广电总局"的领导会不会在《功夫熊猫》的剧本上批上 --“ ‘波’这个角色懒惰,愚蠢,做事欠麻利,会对我国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责令梦工厂立即修改!”(当然,影片上映了,波,还是那样,而且,好像除了赵半狄外,没有人讨厌这个笨笨的,肥肥的panda.) 其实,不是我愤青,不是我厌世,也不是我不爱国,不支持国产动画,我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想起了这样一句诗,“其实是爱你爱的太深,所以不容许你有一丝的疵痕” 当我听见温家宝说出那句情感复杂的“我孙子就爱看奥特曼”时,我知道,我还会一直关注着她的成长。而且,关注她成长的,还有千千万万的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

回复

2009-06-15

【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在创作“懒洋洋”这个角色时遇到了问题。 在编剧负责人黄伟健看来,他们希望突出这个角色年纪较大,动作迟缓的特点,所以设计了很多“懒洋洋”因为迟缓而出糗的场景。但是,在送审时就有人提出“懒洋洋”身为校长,应该是教育者的缩影,让它犯这么多错误,会让小孩对老师产生误解,并且要求对角色进行修改】 “校长”是“慢羊羊”,而且应该是“懒‘羊羊’”不是“懒‘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