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偷走的音体美,屡禁不止的“阴阳课表”
英语课一周只有2节,但教材难度大,课时明显不够。所以会安排英语老师兼上教学班级一周各2节的科学、劳动和美术课,“一周又多了6节课,英语课就能上下来了”。
一方面教育部门强势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开齐开足课程,课表必须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但在评价学校时,又主要根据考试成绩来定。
责任编辑:钱炜
2024年9月11日,在湖北枝江市顾家店小学教室里,吃过午饭后,学生开始午休“舒心躺睡”。近年来,枝江市加大义务教育资金投入,在顾家店小学、实验小学开展试点,推广“可躺式”课桌椅。(视觉中国/图)
阳阳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他妈妈发现,老师发下来的课表上每周只有一节英语课。当这位北京家长正在为孩子的英语学习而焦虑时,孩子上了几天学回来说,以后每周三也要带英语书,因为当天的一节副课被改成上英语。听到这个消息,阳阳妈没有对学校的做法产生丝毫不满,反倒松了口气。
后来,阳阳妈浏览社交媒体,才发现这是很多学校都流行的做法。发给学生的课表是一张,实际上课却是按另一张,这被称作“阴阳课表”。
“教室内不能出现任何学生成绩排名,宣传栏课表按要求张贴。”大约半年前,为迎接督导检查,东部地区某私立学校的初中老师江陈欣在工作群收到了这则通知。
所谓“课表按要求张贴”,就是换下6点40分上早读,上下午各有5节正课,晚上还有3节晚自习,直到晚上9点才放学的真实课表,换上早晨8点10分上课,下午5点半放学,一天只上8节课的假课表。如果督导组问起来,还要求学生“不要乱讲话”。
2025年年初,受教育部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林敏及其团队展开了一项关于“学习时长”的研究。根据现行国标《中小学生一日学习时间卫生要求》,初中不超过7小时,高中不超过8小时。但根据她的调查,初中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长达9.8小时,高中生达12.25小时,部分学校课程表存在各种形式的“阴阳课表”现象。
中小学的“阴阳课表”其实存在已久——最近十多年内,已有多项调查都得出类似结论。
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雷浩发表文章称,他们收集了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7012所学校、24855个班级的近15万份课表,发现有超过六成的班级存在超课时现象。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聂永成在2017年至2019年间对3省31个市县153所中小学展开调查,结果发现超八成学校存在“阴阳课表”。
不止一位教育系统内部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都知道学校“阴阳课表”的存在,但对此都保持了沉默甚至是默许态度。有学者将调查结果形成报告,提供给省教育厅,“最后没有什么太多的反馈”。
“表”里不一
刘尚贤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乡镇小学老师,学校有三份课表。一份上报教育局;一份在学校公示;还有一份用于实际教学。他解释,在上报教育局的课表中,某些课由校领导执教,但在学校公示的课表上变成了普通教师执教。
开学第一星期,课表上写着体育课,结果数学老师进了教室。每节课究竟上什么,“一礼拜下来,学生自己心里也明白了”。
他所在的学校,主科老师要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