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定:如何理解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针对关税壁垒,中国必须加速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转变,而非诉诸于人民币贬值,增加出口补贴和出口退税等措施。
责任编辑:张玥
受“对等关税”等政策影响,人民币汇率会如何变化?中国如何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与此同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后,哪些政策工具能发挥出更大效用,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为此,南方周末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他曾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外交部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务,长期从事国际金融、中国宏观经济等领域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农健 制图
人民币汇率合理均衡
南方周末:如何看待2025年外汇市场供求关系?
余永定:截至目前,中国经常账户几乎每年都有大量顺差。然而,2015年以来,多个年份的中国资本和金融账户出现逆差(资本流出>资本流入),其原因大多与中美利差变动,以及不同性质的预期变化有关。
资本和金融账户的波动性远高于经常账户的波动性。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大于经常账户顺差,意味着外汇市场上,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就会承受贬值压力。受到关税壁垒影响,今年中国出口增速可能呈现下滑态势,但继续维持顺差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2025年,中国国际收支的平衡状态,人民币将受到升值还是贬值压力,主要看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变化。2024年,资本和金融账户里,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含外债偿还)、直接投资项目可能都是净流出的。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外资对中国资产的减持调整已经基本结束,近期中国又在各个高科技产业展现出惊艳表现,加之美国股票市场的价值重估,今年的证券投资可能会从净流出转为净流入。2025年,中国企业美元债(以地产、金融为主)的偿还压力,或将有所缓解,但居民购汇规模还难以预料。
多年以来,许多中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绕过美国的关税壁垒。此次美国向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征关税,中国企业的出海浪潮可能会有所衰退。
2025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将会大幅减少,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也会减少,但幅度应该小于上年。因此,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压力,应该要大于上一年度,但仍处在正常范围内。
南方周末:如何理解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余永定:2019年前后,央行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大致采取了“善意忽视”政策。然而,受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等因素影响,国际金融市场正常运行受到严重干扰,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平衡和调节作用遭到了极大破坏。央行可能不得不进行干预,并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
对中国而言,当前存在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使贸易顺差保持一定增速,以实现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另一方面,因为长期维持贸易顺差,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经积累了3.2万亿美元的海外净资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
虚构1班—希音东听
对等关税不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