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先行,责任随行 — 沃尔沃以教育赋能践行企业社会担当

2025年4月1日,沃尔沃汽车携手大庆市教育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在沃尔沃大庆工厂举行"小红马大庆之旅三年研学计划"启动仪式。这座以"全球标杆工厂"著称的汽车制造基地,正式挂牌成为大庆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与工业旅游基地。随着“小红马大庆之旅三年研学计划”的正式启动,沃尔沃汽车再次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深刻命题:安全不仅仅是造车理念,更是企业以责任浇灌未来的长远承诺。

从安全带到安全课:一场“基因传承”

在大庆市沃尔沃工厂的“车立方”展厅,一群孩子正全神贯注地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仿生安全车模”,不远处的小学生团队则热烈讨论着“如何利用垃圾燃料驱动汽车”的可能性。这幅充满科技与童趣的画面,正是“小红马安全教育公益行动2030计划”启航的生动缩影。

另一侧,大庆五小学生的“科考探险越野车”设计令人耳目一新:仿生龟壳式防撞结构、蒲公英纤维空气净化系统、垃圾转化能源装置……这些天马行空的创意,正是PBL教学成果的缩影1。通过“为家人设计安全座驾”等主题项目,孩子们在工程师指导下,将物理、材料、环保等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更深刻理解“安全是人生可能性前的那个1”6。

 “传统安全教育停留在‘禁止’与‘必须’,我们更希望培养风险预判与解决能力。”项目负责人介绍,小红马课程设置“安全提案”环节,鼓励学生针对校园交通、家庭应急等场景自主设计方案。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模式,使大庆某小学的“彩虹斑马线”创意最终被市政部门采纳,真正实现了“教育反哺社会”。

“沃尔沃的词典里,‘安全’是等同于品牌名称的DNA。”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袁小林在启动仪式上回溯了品牌98年的安全坚守:从1959年无偿开放三点式安全带专利,到2019年提出“E.V.A.车辆安全平等”倡议,沃尔沃始终将“利他”刻入技术创新的底层逻辑。而今,这份基因正通过小红马项目注入教育领域。

政企协同构建安全教育新生态

作为小红马2030计划的首站,“大庆三年研学计划”彰显了政企协同的深度创新。沃尔沃大庆工厂——这座生产全球顶级豪华轿车S90的智能工厂,被授牌为“大庆市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与政府共同构建“工业旅游+安全教育”双轨平台25。未来三年,数万大庆学子将在此见证钢铁如何经5000吨冲压成型,体验80公里时速碰撞试验的震撼,更能在“车立方”展厅通过VR技术模拟极端路况下的安全决策。

为扩大辐射范围,项目创新设立“双通道”:一方面开放工厂作为沉浸式研学基地,另一方面组建“小红马讲师团”,向全市教师提供标准化培训及STEM课件包,让安全课堂常态化走进200所学校37。“这不仅是一次资源整合,更是安全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试验。”大庆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将为大庆20万青少年构建从认知到实践的安全能力矩阵。

安全担当:从“零伤亡愿景”到“千万人守护”

从三点式安全带减少百万伤亡,到小红马计划致力2030年影响千万人,沃尔沃的社会责任边界不断拓展。正如其“E.V.A.”倡议所强调的:安全不应是少数人的特权。通过将智能制造工厂转化为教育基础设施,沃尔沃正让安全知识获取突破地域与资源限制25。

站在大庆工厂的智能化车间,看着孩子们触摸机械臂焊接出的车身结构,或许能更深刻理解这家企业的责任哲学——当别人追求参数领先时,沃尔沃选择以安全为支点,撬动整个社会对未来的投资。正如袁小林所言:“我们期待的不仅是孩子们记住沃尔沃,更是让安全基因成为他们探索世界的底气。”

在安全科技与教育公益的交汇处,沃尔沃以行动诠释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刻内涵——将商业成功转化为社会进步的催化剂,用专业所长回应时代命题。这种跨界融合的创新实践,或将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未来发展提供一种全新思路:真正的公益不在于简单捐赠,而在于将企业核心能力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创造持久而深远的变革力量。

网络编辑:kuangyx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