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5000亿元注资约可撬动4万亿元信贷增量
适度宽松的“度”,主要体现在流动性投放满足实体经济需求的同时,避免大水漫灌和引起资金空转。
若按照8倍乘数效应进行计算,5000亿元注资约可撬动4万亿元信贷增量。
责任编辑:张玥
3月31日,财政部官网介绍,2025年财政部将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积极支持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这意味着宏观政策正逐步落地,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支撑。2025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何相互配合?“择机降准降息”会何时落地?
为此,南方周末记者专访了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他曾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货币政策二司,长期从事宏观经济、汇率和利率政策等方面研究。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农健 制图
财政扩张、货币宽松
南方周末: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连续实施了14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你看来,货币政策将运用什么工具使“适度宽松”落地?适度宽松的“度”又在哪里?
明明:总量上,择机降准降息。结构工具层面,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优化资源配置。此外,进一步优化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工具。
适度宽松的“度”,主要体现在流动性投放满足实体经济需求的同时,避免大水漫灌和引起资金空转。具体来看,预计将基于流动性市场波动情况,OMO(公开市场操作,即央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