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改革路线图:西部渴望超车,东部寻求突破
对本省已有实践且取得成效的改革任务积极响应,而对尚不紧迫且短期内难以见效的任务一笔带过。
责任编辑:钱昊平
2025年2月6日,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所建设项目。目前,海南正在举全省之力决战“封关”运行。(人民视觉|供图)
海南举全省之力决战封关运作“一号工程”,广东锚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福建拟推出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截至2025年3月,已有十多个省份规划了2029年之前的改革任务。
在此之前,2024年7月,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市场经济体制、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法治体系等方面规划了整体改革任务。
随后,多个省份根据《决定》制定了省级实施决定或意见的全文,从中可见各省的心态。
总体来看,省级党委采取了灵活应对的策略,对本省已有实践且取得成效的改革任务积极响应,而对尚不紧迫且短期内难以见效的任务压缩表述。在备受关注的财税改革、化债等热点改革任务中,中央的《决定》重申了此前多次强调的一些原则性要求,但在各省财政普遍吃紧的大环境下,规范非税收入的改革任务就在一些省级决定、意见中“遇冷”。
数字经济时代,人工智能大放异彩,这也体现在各省的改革任务中。西部地区渴望弯道超车,东部传统经济强省急切地寻求新的技术突破。新的赛道,可谓“众生平等”,这也将成为未来全国大部分省份竞争的主战场。
争取国家级试点
“积极争取更多国家试点落户安徽”。在已经公布实施意见或决定的省份,安徽争当改革先锋的表述最为直白。
在安徽,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被列为争当国家级试点工作的责任人,方案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把改革抓在手上,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
中共安徽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意见中,就提及两项正在进行的国家级试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地低效用地再开发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
139****6263
争取国家级试点,资源禀赋不同,各省各显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