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职业扫墓人:我更喜欢叫自己“别离设计师”
我会主动给亲戚、朋友介绍自己的工作,没必要藏着掖着,有些人觉得意外,也有人是好奇,但是更多的人,还是觉得我很勇敢。
我为一个年轻妈妈祭扫过,她的女儿未满10岁就过世了。因为妈妈过于悲伤,家里人担心她如果到现场,会控制不住情绪。
很多家属都会对我们说谢谢。这种获得感,是我非常感动的地方。
责任编辑:何海宁
赵柯儿代祭现场。受访者供图
“孝心不分形式,论心不论迹。”河南省洛阳市的00后女孩赵柯儿,在自己发布的短视频里如是说。
她是当地一个公墓陵园的礼仪师,因为经常要为无法赶到现场的逝者家属代为祭扫,被网友称为“职业扫墓人”。特殊的职业身份,和她身为00后女孩的反差,引起了网友讨论,从而成为这个清明节的热门人物。有一些媒体报道时,使用了她的网名“赵可可”。
有网友评论,为什么扫墓也要找人代替,代祭就是不孝顺。赵柯儿不这样认为,她说,代祭的行为和在外地的年轻人给爸妈点一份外卖一样,没有什么区别,哪怕只是托人带一枝菊花,也表达着一份哀思,“时代在变,很多东西都在变,有这份心意比什么都强”。
同时,这也是这个民营陵园提供的服务内容,它每年会收取墓地管理费用。
2025年清明节,是她入行以来的第一个清明节。提前一个多月,赵柯儿就和同事们一起忙碌起来。“擦洗墓碑,静候清明。”最近,她平均每天要为十多个家属代为祭扫,每次都要跪着擦拭墓碑,90度的深鞠躬,一天要鞠上百个。
赵柯儿说,她大学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毕业后曾短暂做过旅游策划师。在她的社交平台上,她称自己“从前策划相遇,现在设计别离”。进入陵园工作后,她在自己的视频号上,发布陵园介绍和工作心得,并且打上标签“殡葬界的浪漫主义实用者”。
以下为赵柯儿的自述。
擦拭,鞠躬,视频通话
很多人对这份职业有非议,是误以为我们靠这个挣了大钱。其实并不算多,我一个月也就三四千元,在洛阳是一个正常的工资水平。代为祭扫也不收费,安葬在陵园里的亲人家属,如果无法亲自到达现场,可以联系陵园管理中心,接到任务后会分派给我们去执行。
我们要着正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吴依兰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