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的分水岭”:访德国弗莱堡大学经济学教授拉尔斯·P·菲尔德

在德国,建设一座桥梁通常要花6-10年,这还不包括建设需要的时间,只是前期的走流程。

统计数据显示,德国在AI方面专利数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在全球排名第三,所以并不是那么糟。

人口老龄化会导致社会对于创新抵抗力增加,并不是说老年人不能再创新,而是担心他们的知识过时,会被新的知识替代。

发自:上海

责任编辑:顾策

德国新政的涟漪,正在蔓延。

2025年3月18日,德国联邦议院通过一项巨额财政方案草案,预计提供5000亿欧元特别基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并批准修改《基本法》中的“债务刹车”(Debt Brake)条款,放宽对国防开支的债务限制。

“债务刹车”于2009年写入德国《基本法》,目的是应对债务危机,要求联邦政府每年结构性新增债务不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35%,有效防止了德国政府债务失控。2023年,德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约为63%,在发达国家中处于低位。

但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导致公共投资长期不足,新政有望帮助德国乃至欧盟经济摆脱衰退困境。

2025年3月28日,拉尔斯·P·菲尔德(Lars P.Feld)来到上海,他刚刚发布新书《经济学的未来:来自德国学术界的回答》。活动后,南方周末记者专访了菲尔德教授。

菲尔德现任德国弗莱堡大学经济学教授、弗莱堡欧肯研究所所长,曾任德国经济专家委员会(“五贤人”)前主席、德国前财政部长林德纳首席顾问。“债务刹车”制度正是出自菲尔德之手。

拉尔斯·P·菲尔德(Lars P.Feld)。图片来源:德国经济专家委员会官网。

长期以来,德国政府对公共财政赤字相当克制,这导致德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并不完善,菲尔德用德国火车举例,“从法兰克福坐火车到柏林,准点率就像中彩票一样”。他总结,上一届政府(朔尔茨政府)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补贴干预和监管政策,以及抬高政府支出,更高的债务和更高的税收等等,但这些并非解决德国经济问题的“良药”。

“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减少各种成本,同时减少政府支出,一种完全不同于上一届政府的政策。”他指出。

自德国宣布规模空前的财政扩张计划以来,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接近3%,创下自2023年全球债券抛售以来的新高,推动其他欧洲国家的借贷成本水涨船高。

新政府仍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经济连年萎缩、全球需求疲软、能源危机等因素仍继续影响德国经济。美国多变的关税政策、外交政策,也将欧盟这一盟友“越推越远”。

德国经济的“分水岭”

南方周末:你怎么形容新政府提出的巨额财政计划?这是一项革命性的改变吗?

菲尔德:“革命”这个词有些用力过猛,我更愿意形容它是一个“分水岭”。我不确定这对整个欧元区意味着什么,但它很有可能会给我们带来麻烦,给欧洲央行带来更多压力。

一些南欧国家考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