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带户口本也不用回户籍地,婚姻登记全国通办要来了

实现婚姻登记全国通办需要两个基础条件:不同行政区之间的数据互通、现行《条例》规定必须在男女双方一方的户籍地办理登记。

全国通办实施后反而会有效遏制骗取婚姻登记的现象,因为所有登记信息都将在同一系统内查询。

责任编辑:钱炜

2023年6月1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新人在跨省登记窗口登记结婚。(视觉中国/图)

2023年6月1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新人在跨省登记窗口登记结婚。(视觉中国/图)

在福建省南平市工作的山西晋中人吕晓光,为了和妻子领结婚证,特意向公司请了三天假。吕晓光妻子是四川省德阳市人。

那是在2022年的4月下旬,两人从南平坐高铁去福州,从福州坐飞机去成都,再乘车去德阳。在飞机上,孕早期的妻子妊娠反应严重,他又临时给妻子从经济舱升舱至公务舱,“飞回福建也是公务舱,我坐经济舱。来回路费一共花了七千多,再加上两个人损失的全勤奖,差不多有一万块钱。当时我们两个的月薪加一起税后一万五”。(过往报道请点击异地办婚姻登记:长期存在的客观需求,为何迟迟无法全国通办?

吕晓光们的经历即将成为历史。经过四年试点和修法,婚姻登记全国通办,终于要来了。

2025年3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删除了现行条例中内地居民办理婚姻登记(包括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须出具居民户口簿的规定,同时取消了原有对登记的地域管辖的限制。

这为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扫除了最后的“障碍”。

“表面上只是一个婚姻登记管辖地的变革,其实却是婚姻登记制度的重大变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曾任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婚姻登记处处长的郝海波对南方周末记者总结,“事非经过不知难。”

从分散探索到集中试点

国常会审议通过《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旨在将近年来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等改革试点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

次日,即2025年3月22日,民政部公布相关重点工作,其中一项即推进婚姻登记“全国通办”。

现行的《婚姻登记条例》颁布于2003年,规定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达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


小小杨不小了
回复

小小杨不小了

04-03

👌

BlackTea
回复

BlackTea

04-03

会有多少人因为手续麻烦不结婚?

138****8681

04-02

这一点值得表扬,这才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只是不知道愿意登记的人会迎来一波增长么?

这是盛京
回复

这是盛京

04-02

其实就应该这样,早该之

138****8681
回复

138****8681

04-02

这一点值得表扬,这才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只是不知道愿意登记的人会迎来一波增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