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之一淡水动物濒临灭绝

四分之一的淡水动物处于高危状态,另有大约90个物种已经灭绝。陆生动物的保护颇受关注,淡水动物因其“隐身”特点而面临特殊的困境。

责任编辑:朱力远

从全球来看,不论是江河湖泊,还是溪流池塘,相比海洋,淡水生态系统紧密地嵌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稳定运转,不仅关乎人类饮食来源和经济,而且对气候变化和洪涝灾害也有调节作用,更是以占地球不到1%的表面积,养活了10%的已知物种。而这一物种多样性,反过来,对维持淡水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转,也起到了基本的支撑作用。

淡水鱼群。视觉中国|图

淡水鱼群。视觉中国|图

然而,与天上的鸟、地上的哺乳动物都有较多数据不同的是,这些水里的动物种群总体状况如何,长期以来都缺乏较为系统的评估数据,以至于对淡水系统的监测往往只能看看水质等水文指标。而最近,来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全球数十家机构的研究人员,借助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对全球淡水物种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评估,发现接近四分之一的淡水物种濒临灭绝。

特殊的淡水困境

“我们现在有了淡水系统的具体数据,这应该用于淡水动物有关的决策。”领导这项研究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淡水生物多样性部门负责人凯瑟琳·塞耶(Catherine A. Sayer)解释,最新研究是第一次对淡水动物的大型数据集进行分析,以前,淡水动物的保护和管理政策主要是根据陆生动物的情况,然而这两类群体,在栖息地和面临的威胁方面毕竟存在巨大差异。

凯瑟琳·塞耶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四分之一的淡水动物处于高灭绝风险状态,另有大约90个物种已报告灭绝。我们现在需要行动起来,解决这些威胁,防止物种进一步减少和灭绝。而这样的行动需要聚焦于淡水物种,而不是依赖那些针对陆生动物的保护行动。

在最新研究中,纳入分析的淡水物种就超过2.3万种,涵盖了螃蟹、小龙虾等两千多种十足目甲壳动物,一万多种鱼,以及蜻蜓、豆娘等六千多种蜻蜓目物种。按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物种灭绝风险分类情况,灭绝风险较高的类别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度濒危、濒危、易危等。除了已经完全灭绝的之外,最新研究由此估算了其余几种高灭绝风险物种总量占比达到24%,相关研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


185****0307
回复

185****0307

04-02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189****2891
回复

189****2891

04-02

认识淡水物种的重要性。

人间无事人
回复

人间无事人

04-02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需要太多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