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AI当恋爱导师,“你好像比我更懂我自己”

它不说对错,也不会暗示“加钱升级服务”,只会永远在线,随时切开人类的情感模糊地带。

AI能看出每一种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能给出具体的策略,却不能帮助人想通。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李慕琰

当遇到不会解决的情感或社交烦恼,时下年轻人流行向AI请教。(视觉中国 图)

当遇到不会解决的情感或社交烦恼,时下年轻人流行向AI请教。(视觉中国 图)

一整天过去了,对话仍停在自己提出的电影邀约。余雯滑动屏幕,打开DeepSeek的AI对话界面,输入这个让她纠结了一天的问题,“他为什么不回消息?”

27秒后,系统列出一串概率:35%工作太忙没看到,30%情感回避,20%正在犹豫,15%对你彻底失去兴趣。当她追问“真话”,要求AI直接代入男性视角看问题,数据重组为:15天内他主动联系你的概率不超过8%。

34岁的余雯单身至今,七年前她花4000元买来“教你如何脱单的套路”,情感博主教她用“推拉话术”去展现自己的高价值,可余雯总在发送键按下前退缩,“这就像从没学过电路的人拿到一套工具,然后就让他去安装高压线。”工具是有用的,但是并不具备针对性。

如今,她把同样的困局抛给DeepSeek,AI撕开温情面纱后还要送上安慰,“当你能平静地接受‘也许我们最终不会在一起’,反而能找回平等对话的底气。记住,34岁不是保质期倒计时,而是清醒选择权的开始——你完全有资格要求对方用同等温度回应你的真诚。”

余雯渴望生个孩子,于是想要谈婚论嫁,在时间面前,她耽误不起。她追求效率,希望AI给出真相,但人心又是肉长的,比起朋友动辄骂醒“恋爱脑”,AI给予的情绪安抚让她“听起来很爽”。

越来越多人像余雯一样,开始将AI当作恋爱导师。他们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与AI的对话截图:大学生认为自己恋爱脑,求AI骂醒我;让AI分析另一半的出轨概率;用AI生成与前任复合的可行性报告……当人类顾问带着偏见或利益,AI反而成了安全绳——它不说对错,也不会暗示“加钱升级服务”,只会永远在线,随时切开人类的情感模糊地带。

“最后,抱抱你”

“像你这样会一直遇到渣男的,全都是你的问题。”余雯跟新认识的男生说起自己此前的情感经历,对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突然开始疯狂攻击和指责,虽然没有一句话带有脏字,但是余雯听了总是难受,她开始自我怀疑,难道真的是他说的这样?

直到后来俩人聊到AI工具,她开始觉得不对劲。余雯是一名教学生们使用AI的教师,当时向他分享了全部的课程思路,对方听完不仅没有说谢谢,还说了一句,“你的表达真差劲,赶紧来上一上我的表达课。”

“这是不是PUA?”余雯开始思考,她想起自己日常教学使用的AI,试着将对话复制进ChatGPT,希望人工智能分析每句话背后的含义。果然,对方并非那么友善。

余雯察觉到自己一直以来的钝感,即便为了谈恋爱,她已经使用社交软件很多年了。为了加快自己脱单的进程,她决定开始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