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照护为什么这么难⑪:照护的经济影响

编者按:

2024年,北京大学教授胡泳照护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的经历被媒体报道,在社交网络成为热点。高龄失能老人照护,并不是胡泳教授一个人要面对的问题。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高龄失能老人需要照护,这也成为整个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

家庭照护是中国老年人照护的主要方式,家庭照护也存在很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南方周末特邀胡泳教授撰写系列文章,以亲身经历和学理思考,探讨失能老年人的家庭照护为什么这么难。

本文是系列文章的第十一篇。
照护的经济影响巨大,但常常被忽视。通过认识并重视照护者在社会中的核心作用,我们可以开始解决他们面临的挑战并支持他们的宝贵贡献。这些照护者的努力,不仅是对上一代人的交待,同时也在为未来的世代打造更健康、更快乐和更具韧性的生活环境。

责任编辑:辛省志

承担照护者角色,会产生重大经济影响。

在美国,一半以上的照护者都有工作,但现行的联邦政策和大多数州的家事假都是无薪的,这使得许多有工作的照护者,尤其是低薪工人,很难请假来照顾他人。许多人因承担照护职责而损失工资,错失职业发展机会,甚至失去工作。据兰德公司统计,家庭照护者每年因照护责任损失5220亿美元的工资。

除了收入减少,问题的另一层面是,与照护相关的自付费用在上升。由于付费照护服务的费用过于高昂,大多数家庭无法负担,而家庭护理行业的劳动力短缺使得即便有能力支付费用的家庭也难以获得相应的服务。2021年美国长期护理服务的年均成本从20,280美元(成人日间健康护理)到108,408美元(私人养老院单人房)不等。家庭照护者往往需要自掏腰包为亲人的照护费用埋单。据美国退休人员协会(AARP)统计,2021年非正式照护者的平均支出为7,242美元,其中包括医疗用品、家居改造、租金、食品、汽油等各类费用。

经济影响不仅限于现行工作,还包括退休储蓄。收入减少以及需要在照护活动上花费更多,会对照护人员的退休储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退休收入不足。较年轻时就开始履行职责的照护者,可能面临高达90%的退休储蓄赤字风险。另外的一个结果是债务增加,由于经济压力,照护人员的债务水平可能高于非照护人员。

在中国的现实中,情况也是如此。为了照护老人,很多人辞职或提前退休,甚至出现了一个专门的说法,叫“离职照护”。有些照护者一边上班、一边照护父母,临时出状况必须停下工作赶去处理,要经常请假带父母就医,长期下来无法专心工作,影响工作表现。有些父母住在乡下,不愿搬到城市让子女照护,子女也难割舍事业回乡照护父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


136****2744
回复

136****2744

04-09

村里离职回家照顾老人的,这几年越来越多,有的是老人不愿意去养老院,有的是找不到愿意接收的养老院,老两口相互扶持,子女提供经济是最常见的,最糟糕的情况是两个瘫痪在床,又是独生子女,家族立刻陷入困顿,政府应为家族照护提供很多支持,让那些没有退休金的老人也能安度晚年。

虚构1班—希音东听
回复

虚构1班—希音东听

04-01

家庭照护难在钱

dongtian
回复

dongtian

03-31

说明智能机器人的市场空间无限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