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非洲女性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她的故事比电影更励志

“抛开‘女性’、‘年轻’、‘非洲’、‘前奥运冠军’几个标签,在几位候选人中,考文垂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工作经历是相对最浅的。”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裴东光在接受 《南方人物周刊》 采访时分析,“作为IOC主席,处理复杂的组织间、国家间政治以及地缘政治的关系,调和化解各方利益纠纷是这一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巴赫的继任者,考文垂的能力如何还要观望,“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陈雅峰

2025年3月20日,在希腊纳瓦里诺海岸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44次全会中,考文垂当选国际奥委会新一任主席。巴赫(右)邀请考文垂上台致辞(新华社/图)

当地时间3月20日,在希腊纳瓦里诺举行的国际奥委会(IOC)第144次全会上,柯丝蒂·考文垂从七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当选国际奥委会第10任主席。2025年6月23日奥林匹克日,考文垂将正式履职。

从津巴布韦的游泳明星到体育部长,这位非洲奥运史上的传奇人物正创造新的历史。她是国际奥委会历史上首位女性主席、首位来自欧美之外的主席,41岁的她也是除“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外最年轻的当选者。

非典型“少数派”

在国际奥委会超过百年的历史上,此前9位主席有8人来自欧洲,1人来自美国。考文垂的当选一举创造了两项历史——首位女性主席、首位非欧美地区主席。

这场竞选共有7名候选人,人数之多被媒体形容为“激烈角逐”。投票采取逐轮淘汰制,每一轮得票半数以上者胜出,得票最少者被淘汰。外界普遍预测的多轮拉锯并未出现,在第一轮投票中,考文垂就拿到了97张选票中的49张。

为什么是考文垂?创造历史的多个“首位”标签,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一种新的答案。

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一小时后,考文垂接受了媒体采访。

“多年前,那个在津巴布韦游泳的年轻女孩做梦也想不到此时此刻。”考文垂说,“我特别自豪能成为首位女性国际奥委会主席,也是首位来自非洲的女性主席。‘玻璃天花板’今天被打破了!”

一直以来,考文垂都扮演着一个“少数派”的角色。她来自津巴布韦,一个典型的非洲黑人国家,却是这个国家中占少数的白人;津巴布韦的国籍在身,这位游泳天才的职业生涯却起步于美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历史上,她也成为性别意义上的“少数”,IOC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掌门。作为“少数派”,考文垂天然具备均衡少数与多数的优势,维持一种多元的平衡。

考文垂不愿外界过多关注自己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6)


日升之屋
回复

日升之屋

04-01

“让子弹飞一会儿”,我不看好考文垂当选,其身上的标签很难不令人联系到“政治正确”

136****2744
回复

136****2744

03-31

需要奇迹的时代,人为制造了太多奇迹。与奥运会未来的命运相比,玻璃天花板更重要,就这么正确,不接受反驳。

这是盛京
回复

这是盛京

03-31

奥委会主席这个工作挺好,全世界溜达,不过不好中奖的

dongtian
回复

dongtian

03-30

真的非常励志。

海子
回复

海子

03-30

希望能给世界运动员更多的公平正义!

南周读书郎
回复

南周读书郎

03-30

这是津巴布韦的骄傲,更是世界文明的进步。放在20世纪这简直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