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喜:双耳独自远行 | 峡河西流去

这一声巨响太猛烈了,如晴天霹雳,但比晴天霹雳要震撼得多,我听见整个山哗地跳了起来,又慢慢落下,它依然无比完好,然后什么也听不见了。我扭头看见对面山上的云杉掉落了几片叶子,一只乌鸦冲天而起,飞远了。那里是藏民的神山,听说下面有很多矿。有一个女人,包着头巾,骑在一头骡子身上,从一条小路上下来。

责任编辑:邢人俨

我们一边干活,一边感受那些时间的风尘旧影。梁淑怡|制图

我们一边干活,一边感受那些时间的风尘旧影。梁淑怡|制图

昨天晚上,从北京回来的朋友打电话邀约一块儿吃饭,叙叙旧。我一般都拒绝这样的饭局,我血糖不好,一直靠药物维持,这不能吃,那不能喝,也不习惯觥筹交错的热闹。最主要的,我耳聋,嘈杂中,只见人唇动,听不清声音,只好乱点头,猜测地回答问题,很尴尬。

但朋友大老远地回来,又是忠实的读者,作陪的也是平时见过一些面的当地熟人,只有答应。算起来,在县城的生活已经五载,连户口也落入小区,但我与小城依然保持着距离,正像在一首诗里写的那样:“我与小城一直保持着距离/就像我并不懂这条叫丹江的流水/为什么有时盛大 /有时干涸/人世恒常 而山河变幻莫测”。变幻莫测的何止山河,世道人心最让人不知所以。这些年,接受了很多相见,也拒绝了很多人情。我是个与世界有距离的人。

饭桌上,有熟人,有陌生人,来自五行八业,经介绍,大多事业有成。北京回来的这位朋友,算是很有成就的一个,他年轻时候就出去打拼,涉足很多行业,去过很多地方,在京城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他拉着我的手说,我们已认识有很多年了吧?我恍惚地点点头,恍然想起来第一次相见的情形,那时候他还年轻,没有皱纹,我们都很年轻,那时世界似乎也简单,现在,头发都花白了,饭桌上,我们都成了被礼让到上位的人。那时候,我能听清他说出的每一句话,现在,挨身而坐,他的话有一半我都需要猜测。

酒足饭饱,合了影,加了微信,各自散去。我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天空下着沥沥细雨,但并不湿人衣裳。街头的灯光穿透夜幕和山雾,打在对面的凤冠山上,有一片一片花白点缀其间,那是野桃花开了。我努力回想着每个人的口型,每个人的声音与表情,以及那些并不遥远的有关无关的生活。

我的耳聋已经有十五年了,十五年前,它无比聪敏,帮助主人逃过了无数劫难。我常常骄傲的是,父母给了我一双像《西游记》里描写的顺风耳,在命运的风尘路上,那些生死瞬间,明察秋毫,避凶化吉。

声音第一次离我而去,远远早于十五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6)


186****8879
回复

186****8879

03-29

写得真好!

一点快意
回复

一点快意

03-28

哇,是作者大大吗?很喜欢你的文字,真诚,有一种土地的朴实,但又很细腻,对生活的观察像在做工笔画

陈年喜

03-27

停更了三个月,从今天开始继续写下去。感谢读者们一直还在,是你们让我有力量写下去,感谢《南方周末》给了江湖儿女们一方相见的平台。山河表里潼关路,文字作证!

行客
回复

行客

03-28

作者经历的或者说吃过的苦太多了!文章语句短小精悍,读着很有力量!

139****8826
回复

139****8826

03-27

多年的爆破工,难道就没有保护耳朵的器具吗?哪怕依靠经验自制的

180****4130
回复

180****4130

03-27

厚重的文字,厚重的生活。

我不理解
回复

我不理解

03-27

加油!

陈年喜

03-27

停更了三个月,从今天开始继续写下去。感谢读者们一直还在,是你们让我有力量写下去,感谢《南方周末》给了江湖儿女们一方相见的平台。山河表里潼关路,文字作证!

sky
回复

sky

03-27

生活

陈年喜
回复

陈年喜

03-27

停更了三个月,从今天开始继续写下去。感谢读者们一直还在,是你们让我有力量写下去,感谢《南方周末》给了江湖儿女们一方相见的平台。山河表里潼关路,文字作证!

138****9506
回复

138****9506

03-27

陈年喜的散文饱含生活的悲欢,对人生充满深邃的悲悯!

130****0028
回复

130****0028

03-27

“命运与身体,都没有回头路。”不知道是悲伤还是无奈,前路如果也茫茫,身体和命运是不是也就无所谓了?!

龅牙兔
回复

龅牙兔

03-27

他的文字有工匠眼光的制作工艺的精通之处,不是一般作家可以写出来的。原来有这么多次的耳聋经历啊。很想去峡河看看。

shaoxiyu
回复

shaoxiyu

03-27

失去的遗憾

南周用户
回复

南周用户

03-26

生命就是一场孤独的旅行

159****6393
回复

159****6393

03-26

终于更新了,期盼得太久。从作者的微博里,知道他一直在卖家乡的香菇和天麻,很忙碌,很辛苦,好像也没有挣到钱。陈老师是一位被生活耽误的作家,对他来说,写作只是生活的旁逸斜出,这也没什么不对,但总是可惜。最后,愿《南方周末》永远前行!

襄阳翼舟
回复

襄阳翼舟

03-26

山与水,人和路;巷道与人生,矿石和巨响。 奔波和掘进为生活,都是声响,一双耳朵之聪里的“家国情怀”演进历程。 人生若相见,道声久违了!何其有幸!

freedom
回复

freedom

03-26

陈年喜的散文有大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