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村”修炼之路:当幼儿园家长群开始有了“班味”
“大合影”完成后准备离开,老师在讲台前高声叮嘱道:“请各位家长围绕今天的开会情况,写一段心得体会,明早前发送到微信群里。”
责任编辑:温翠玲
还没从周末沉浸式带娃的状态中满血复活,周一傍晚,一条显示为“提到了我”的群消息在手机上弹出:请大朋友、小朋友们今晚抽空观看《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课程,并把学习照片分享到群里。
伴随着这条通知,周末处在折叠状态的幼儿园家长群,重新出现在了微信的置顶列表中。没等我翻出家里的手机支架,老师刚才“圣旨式”的通知下,一串整齐的“收到”,已经完成列队。开课后不到十分钟,一张张孩子们盯着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的摆拍照片,相继出炉。
对于幼儿园定期组织的专题讲座,其实只要主题内容实用,时间也允许,我都是乐意去学习的。就是这常态化的“拍照打卡,群内分享”的配套要求,却怎么看都有点工作中被胁迫着参加培训、签到凑学时的感觉。
尽管孩子刚上幼儿园不到一年,我还是个不折不扣在“新手村”练级成长的家长,但处理起这类“拍照打卡”任务,我已十分熟练。
上学期末,幼儿园曾举行过一次为期一个月的“阅读之星”活动,活动要求家长每天都在某小程序中,按时上传孩子看书的照片,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