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概念提出二十余年,商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企业需在产品质量、气候变化、透明治理、社会公正等领域交出答卷。然而,当前ESG发展存在披露流于表面、实践深度不足、小圈子自说自话等问题。
南方周末发起中国ESG生态圈调研,希望对行业进行摸底,洞察问题、探析前路,勾勒中国ESG发展现状与未来。
南方周末发起中国ESG生态圈调研,希望对行业进行摸底,洞察问题、探析前路,勾勒中国ESG发展现状与未来。
查看全部
专家观察
-
共建ESG生态|王忠平:ESG生态缺失“资源对接”板块
在当前的ESG生态中,最为缺失的是“资源对接”板块。要真正影响企业,就不能只有约束性要求,更要有支持性举措。 -
共建ESG生态|吕建中:ESG偏移、重叠与进取方向
ESG生态圈目前存在标准重叠、机构角色重叠、参与者身份重叠问题,加剧了生态圈内耗,企业疲于应对繁杂标准,评价分歧影响市场信任,存在资源浪费与低效运作现象,破局需厘清机构职责边界,建立独立透明的评价体系,提升ESG生态的协同性与公信力。 -
共建ESG生态|陈锋:热闹背后的困境与破局
中国ESG发展呈现“表面繁荣,落地不足”的特征,ESG领域关注度提升,但实践层面仍存在员工权益保护不足、环境监管力度不够、公司治理浮于表面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