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极速飙车303km/h,“动力澎湃”的电动汽车该不该限速?

回溯汽车工业史,燃油车时代从未因车辆极速性能追究制造商责任。众多机械猛兽的存在价值在于证明工程学极限,而非鼓励道路违法。电动化时代的技术伦理,应当继承这一传统。违法的是人而不是车。

责任编辑:辛省志

你认为,应该对电动车最高车速进行技术限制吗?

62%
38%
应该,安全风险大
不该,关键在司机

近日,一条小米SU7 Ultra汽车飙到303km/h的短视频,引起网络极大关注。网民纷纷谴责司机罔顾交通安全的非法行为。

3月8日,山东省潍坊市公安局通报,驾驶员李某某已被抓获,对其深夜在公共道路上严重超速行驶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警方调查确认,李某某的驾驶行为已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涉嫌严重超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机动车在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高速公路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20km/h,城市及其他公路的限速更低。李某某在城区道路上以超过高速公路限速近3倍的车速飙车,其危险性可想而知。李某应该受到法律的严厉处罚,自不待言。

更多网友则提出,对于“动力过剩”的电动汽车,是不是应该通过技术手段,限制其最高速度,以降低交通事故的风险?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此前在直播中表示,会对小米SU7 Ultra设置地理围栏,车辆不在赛道上的时候会做限速处理。据报道,小米汽车本身设置有多种驾驶模式:驾驶里程300km以内为新手模式,限速140km/h;舒适模式限速160km/h;运动+模式限速265km/h;赛道模式的速度范围最高,超过300km/h。

但小米汽车官方在回应飙车事件时表示,涉事车辆并未开启赛道模式(该模式需在专业赛道通过地理围栏解锁),推测驾驶员通过自定义模式突破了电子限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2)


HHS
回复

HHS

03-14

重点的是为不同的车型和场景制定标准,并且在公路端通过严格限速规范司机的驾驶行为。

185****7687
回复

185****7687

03-14

正方 安全行驶千万里,出事就在一二米。

绿野仙踪
回复

绿野仙踪

03-14

正方 从源头上发力

180****4165
回复

180****4165

03-13

反方 成年人应该对自己行为负责,而不是要求工具负责。

进化链上某一刻
回复

进化链上某一刻

03-13

必须的,而且在技术上根本不存在问题,也增加不到成本,却能大幅增加社会安全性。厂商也有责任限制违法使用,不能只宣传性能,缺不谈对速度的敬畏!

136****8049
回复

136****8049

03-13

正方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道路及操作者尚不能满足机械高速时,设计机械过高速是危险的。

137****4560
回复

137****4560

03-13

支持国家指定法律约束车企限速

138****0707
回复

138****0707

03-13

正方 支持限速200!

134****4529
回复

134****4529

03-13

有道理,错的是使用的人,不是技术本身~

这是盛京
回复

这是盛京

03-13

到底车辆限速还是不限速呢,那是不是在中国生产的车时速都不超过120呢

dongtian
回复

dongtian

03-13

超速行驶本身就是危险行为的一种,只是目前惩戒的力度不够,与车辆技术好坏无关。

yuanclfeng
回复

yuanclfeng

03-12

确实是这样,很明显的道理。超速驾驶的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