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天重启计划》:“这就是中国人母女关系的写照”

“就是自我意识和责任感的对冲,看哪个能压过哪个。”

“有时候我们在成长里,会发现小时候爸爸妈妈教你的正义的、闪亮的、美好的价值观,在他们自己的人生里,却没有那么绝对地实践下去,出现了某种妥协,或者灰色地带,这会让这个小孩质疑,到底怎样才是对的?我要去自己试试。”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李慕琰

《180天重启计划》讲述了一位失业的女儿为高龄怀孕的母亲陪产的故事。(片方供图)

《180天重启计划》讲述了一位失业的女儿为高龄怀孕的母亲陪产的故事。(片方供图)

大龄怀孕的中年母亲,疑似未婚怀孕的年轻女儿,在医院妇产科内,两人打上照面。一场针尖对麦芒的相遇,这是剧集《180天重启计划》的开头。

28岁的女儿顾云苏,原本在一家短视频公司工作,爱情丰收,职场顺遂。在男友擅自作出异地工作决定后,她气不过分手,紧接着被迫辞职。失业、失恋、无处可去,陷入生存危机。

48岁的母亲吴俪梅,步入第二段婚姻后,决定冒着诸多风险,高龄产子。失业困境叠加生育困境,一对原本生活各异的母女,最终又在家中重逢。顾云苏当起全职女儿,和母亲一起迎接新生命的到来。物理距离拉近后,两代人之间的亲密与隔阂,被重新放到显微镜下打量。

制片人桑敏玲最初看到原著小说《180天陪产计划》时,很快对这个“回家陪产”的故事感兴趣:48岁的母亲生育,在戏剧上是极致设定,但内核里包裹的,实际是最普通的人情关系。她观察,一直以来,中国人处理亲子关系,往往带入一种上对下的伦理规范,其中夹杂着上一代的管制意图。“现在很多年轻人回不了家,因为大家(亲人)对亲密关系的边界感太模糊了。”

《180天重启计划》里,母女在交流、争执、彼此拆台中,共同探讨边界,达成和解。

导演李漠热衷关照都市年轻人的生存与爱情问题。此前拍摄的剧集《我在他乡挺好的》《装腔启示录》口碑不俗,都将取景框对准了异乡漂泊者的焦虑、不安与茫然。“我想拍的每个戏,都试图给当代年轻人精神上的困境找到某种出口。”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180天重启计划》在杭州取景,很多细节塑造出生活氛围。李漠说,这是他拍过的剧集里,喜剧浓度最高的一部。“它特别细碎,可能亲情就是那么细碎。你跟家人的每一个相处,看似不经意,但或许回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3)


135****0294
回复

135****0294

03-13

剧情,现实,琐碎,冲突,这就是生活

喜欢下雨天
回复

喜欢下雨天

03-13

现实生活大概率可不允许这么做😂

sky
回复

sky

03-13

可以的

左左宝贝
回复

左左宝贝

03-13

最近比较适合看温馨细腻的剧

虚构1班—希音东听
回复

虚构1班—希音东听

03-13

两代人的对抗与和谐

153****0052
回复

153****0052

03-13

女儿陪产妈妈这样的剧情设计?

Fiona
回复

Fiona

03-12

“每个妈妈都有女儿来收拾”,不知古人是否如此?

海子
回复

海子

03-12

这种关系?

小小杨不小了
回复

小小杨不小了

03-12

👌

北半球蒲公英
回复

北半球蒲公英

03-12

老太太抠门的一面让人啼笑皆非:她会买两种价格不一的鸡蛋,做上标记,贵的煎给女儿和孙女,便宜的分给女婿吃;在菜市场,为了捞点实惠,会在鱼摊旁边站着等鱼死——年轻时的吴俪梅和母亲如出一辙。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14****32586
回复

+14****32586

03-12

最近还比较能看的一部剧。

诗歌2班 影子
回复

诗歌2班 影子

03-12

为啥失业就会陷入生存危机?被辞退会有N+1,平时还会有积蓄,怎么也能撑个半年一年的吧?

南周用户
回复

南周用户

03-12

家人的关系有时候就是这么微妙,它能把很多细微的情绪放大,也能把很多事情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