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鲁晓明:盘活社区医院,在家门口养老

公立养老机构需求旺盛,一床难求。民办养老机构则良莠不齐,床位空置率高,亏损比例几乎达到三分之二,仅有大约三分之一处于微利状态。

社区医院距离老年人比较近,有自己的医生和医疗护理团队,可以在院内提供病床,可以开展上门家庭医生服务,还可以为社区全体居民建立医疗健康档案,长期跟踪老年人的健康问题。

责任编辑:谭畅

2024年10月11日,江苏泰州,在兴化市临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为老年人义诊。视觉中国图

2024年10月11日,江苏泰州,在兴化市临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为老年人义诊。视觉中国图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鲁晓明长期关注养老问题,今年是他履职的第八年,鲁晓明继续将目光放在养老服务保障工作上。

他调研了多家养老机构发现,民办养老机构的经营状况普遍不佳,整体经营面临较大困难,床位空置率较高。部分公立养老机构存在定位偏差,追求高标准、高端化,偏离了保基本的定位。

近些年,养老服务领域也涌现出医养结合、产教融合等模式,但在鲁晓明看来,真正选择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仅占少数,绝大多数老人还是依托家庭和社区进行养老。基于这种现状,他认为,最具有推广价值的创新模式之一,是对社区医院进行适老化改造,进一步延伸其养老功能。

鲁晓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养老服务在老龄化社会中已经成为一项刚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群体规模持续扩大,这使得需要养老服务的人数日益增多。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加快养老服务的供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民办养老机构空置率高

南方周末:你之前进行过调研,老年人目前对养老服务有什么具体需求?

鲁晓明: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低龄老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活力老人,往往有着较强的社会参与需求。现代家庭规模小型化以后,许多老人在精神层面上渴望与社会保持紧密联系。

而对于高龄老人,生活不便的情况较为常见,像助餐、助浴这些日常生活照料服务,以及长期护理服务等,都是他们迫切需要的。不同年龄段的老年群体,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南方周末:针对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你有什么建议来提升养老服务?

鲁晓明:提升养老服务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考虑。从国家层面来讲,应当充分发挥保基本的职能,广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