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应当怎样阅读《老子》:学者李永晶的解法

“时至今日,现代人已经不缺这种知识上的研究了。我们真正稀缺的是什么?每一个人都需要想一想,想一想自己面临的真实问题是什么。”

责任编辑:刘悠翔

今天应当怎样阅读《老子》?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李永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近日,他出版了新书《老子智慧八十一讲》。

乍看上去,由李永晶来讲解老子显得有些怪异。此前,他曾旅日十年,在东京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日本历史和思想的研究者,出版有《变异:日本二千年》《分身:新日本论》等关于日本的专著。此外,李永晶对西学也颇有涉猎,著有《马克斯·韦伯与中国社会科学》,翻译有德国学者列奥·施特劳斯的著作《斯宾诺莎的宗教批判》。

李永晶本科在吉林大学数学系求学,他近年对中国儒学经典和《老子》的阐释,与早年对数学和物理学的热情之间画上了一条隐秘的连线。

“从形式上看,由数学系转到了社会学系,这一求学过程的确有些曲折。按照当下流行的一些看法,简直可以说是走反了。”李永晶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一方面,‘文科无用论’的说法这几年愈演愈烈,很多高等院校已经开始对一些文科专业进行调整;另一方面,最近数年间人工智能(AI)技术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进一步突出了数学在当代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基础性位置。”

但他不愿意用诸如“文科危机”“文科无用”这些说法。通过研读古典著作,李永晶发现,人类的知识可还原为“数学”“物理学”“形而上学”三种,其中最后一种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哲学”,在当下的知识体系中就被归为文科。老子言“三生万物”,人类有了这三种底层的知识,其他类型的知识就可以生长、演化出来了。

“‘形而上学’(metaphysics),字面的意思就是在‘物理学’(physics)之后必然出现的学问;‘形而上者谓之道’,它要探讨的是事物的本质、天地万物的本源,而物理学只是探讨事物间、‘形而下者’间的因果关联。那么,你说这个‘形而上学’究竟是文科还是理科呢?怎么看待诸如爱因斯坦、薛定谔、海森伯、尼尔斯·玻尔等这些20世纪最顶级的物理学家纷纷讨论诸如‘实在’‘物理学与哲学’这样的一些哲学问题呢?怎么解释他们对柏拉图、对康德、对叔本华、对老子、对释迦牟尼等哲人的推崇呢?生命现象只是科学的对象吗?这样的话题,我们可以举出一长串,都需要融汇所谓的文理知识才有可能加以解释。”李永晶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在他看来,有效的知识不能以文理来进行区分,同样不能以古今中外来进行区分;在数学、物理学的知识领域中,甚至无法断定哪些知识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比如,在解释20世纪发展起来的量子力学领域中的一些现象时,一些科学家惊讶地发现亚里士多德关于存在、运动与变化的“潜能”学说显得更有道理,而这个说法早在17世纪的科学革命中就被嘲笑出局了。另外一个经典的事例就是二进制——这种通常被视为莱布尼茨发明的计数方法,要等到20世纪计算机发明后,人们才发现了它的大用,因为二进制编码是机器唯一能“听懂”的语言。甚至可以说,正是二进制长达两个半世纪的“无用”,才造就了今日AI的大用。

注意知识间的融通性,正是李永晶重新解释华夏古典,尤其是《老子》时遵循的原则。“我在阐述古典时使用的知识与思想资源,唯一的限制就是我自己有限的眼光和有限的能力。”李永晶说。从《老子》入手,南方周末记者对李永晶进行了专访。

《老子》五千言是超越时空和族群的

的

戴岭毕业于美国波士顿大学计算机专业,2003年怀揣一本英文版《道德经》来到中国,几年后在山东青岛开始按自己的理解将《道德经》重译成英文。2018年,他完成翻译后,又将《道德经》改编成8章音乐,打算向英语世界推广。视觉中国丨图

南方周末:你是什么时候开始阅读《老子》或《道德经》的?不同时期阅读这部经典,理解和感受有着怎样的变化?

李永晶:2005年。当时我还在东京念书,与几位朋友组织了一个读书会;阅读的书目仅限于华夏古典著作,前后大概阅读了十余种吧。现在回想起来,可以说当时自己并没有读懂那些著作。当时读不懂的原因首先是“姿势”的问题,而不是与功夫多少有关的“知识”的问题。

什么意思呢?我在解释《老子》的后记中有三句话,准确说是三则说法,说的就是这个问题。因为那三句话是我在重新阐述儒学“四书”时的发现与心得,所以我出于表述方便的角度,就仿照“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三定律”等说法,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儒学三定律。这个定律的第一条说:“圣人需要仰视才可能望见。”这里我无法重现这个定律的证明过程,但我有义务进行必要的解释。

对于我们多数现代人而言,“圣人”这个说法似乎已经变得陌生了,因为这个说法已经远离了我们的日常语言空间。这在我看来,就是现代心灵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现代人会认为人人平等,哪里还有什么高人一等的“圣人”呢?所以,我在注解“四书”时,首要的工作就是重新确立“圣人”在华夏心灵世界中的原本位置,因为诸如《论语》《孟子》等文本的真实属性是“圣经”与“圣学”,是人类中的那些伟大心灵的作品。我们不应该用当下如此寻常的“书籍”一语来描绘它们。在迄今为止的整个人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6)


177****3890
回复

177****3890

03-12

理科更难,文科就是胡思乱想

czl137
回复

czl137

03-12

读懂人生

shaoxiyu
回复

shaoxiyu

03-11

《老子》的一次转身!

Real Xie
回复

Real Xie

03-11

王小波说的好,这就好比一块口香糖,砸吧几千年了,还能砸吧出什么味来

189****2891
回复

189****2891

03-11

道法自然。

139****6263
回复

139****6263

03-11

“三生万物”

李长根
回复

李长根

03-11

重“理”轻“文”乃现状.文理並重方正道……

sky
回复

sky

03-11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zl137
回复

czl137

03-11

好景

海燕
回复

海燕

03-10

153****6263
回复

153****6263

03-10

是呀,有这本书读很开心。前面一直没什么进步来着,这本书可以看到许多人不同的说法,还能旁通到西方哲学。

136****8897

03-09

有难度,涨功力!越过难关,往后就一马平川了,但可能还有一些起伏。

136****7690
回复

136****7690

03-10

作者从著书体验谈了很多,从阅读体验讲,非常高能,容易理解和内化,读得欲罢不能。

136****7690
回复

136****7690

03-10

唯第一章最难,后面豁然开朗,读完返回来再读,原来如此。

153****6263

03-08

《老子智慧八十一讲》我刚去翻了翻,本来只读过一点老子,好家伙,现在可以捡点西方哲学,理解得头都要炸了……好书,但对我来说门槛有点高。可能先理解了西方哲学的人来读这本书会好很多,只看了道可道第一,我是这么觉得的。

136****8897
回复

136****8897

03-09

有难度,涨功力!越过难关,往后就一马平川了,但可能还有一些起伏。

153****6263

03-08

《老子智慧八十一讲》我刚去翻了翻,本来只读过一点老子,好家伙,现在可以捡点西方哲学,理解得头都要炸了……好书,但对我来说门槛有点高。可能先理解了西方哲学的人来读这本书会好很多,只看了道可道第一,我是这么觉得的。

虚构1班—希音东听
回复

虚构1班—希音东听

03-09

道德经的奥秘奥妙蕴藏着奥数

153****6263
回复

153****6263

03-08

《老子智慧八十一讲》我刚去翻了翻,本来只读过一点老子,好家伙,现在可以捡点西方哲学,理解得头都要炸了……好书,但对我来说门槛有点高。可能先理解了西方哲学的人来读这本书会好很多,只看了道可道第一,我是这么觉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