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谈优化家装以旧换新:政策落实参差,补贴申领繁琐

广东、湖北等省份推出的措施得力有效。众多外省企业开始考虑赴这些地区投资设厂或设立分支机构,更多消费者也倾向于到这里付款、开票、采购家装厨卫“焕新”用品。

一些地区认为,补贴非本地户籍的消费者是一种“吃亏”行为,因此制定了缩小补贴范围的“节省”资金办法。

部分地方设置了诸多繁杂的申领补贴条件和程序,包括要求消费者提供多种证件,且必须到现场刷卡、不接受线上支付方式等。

责任编辑:何海宁

家装“以旧换新”具有强大的产业链带动效应。于晶 中新社 视觉中国 图

家装“以旧换新”具有强大的产业链带动效应。于晶 中新社 视觉中国 图

2024年,“以旧换新”是中国消费市场的高频词。在家装市场,有关部委也出台文件,推动家装厨卫“焕新”工作。

“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出台针对家装厨卫‘以旧换新’的消费刺激政策。”全国人大代表、万华生态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兴田说,消费者对家具、家电、汽车等产品的消费补贴并不陌生,但是明确针对家装厨卫的尚属首次。

在他看来,家装行业有强大的产业链带动效应。从保消费、促增长的角度来看,家装市场的潜力值得期待。不过,经过长期广泛的调研,郭兴田却觉得,消费者虽有“焕新”需求和经济能力,但面临很多现实难题。

为此,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郭兴田提交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家装厨卫“焕新”政策措施的建议》。他认为,应该完善数字化监管机制,并且持续优化“焕新”政策,将刺激重点放在对模块化、集成化的整装模式的推进上,以撬动海量的存量房家装市场。

全国人大代表郭兴田。受访者供图

全国人大代表郭兴田。受访者供图

家装市场规模10万亿元

南方周末:国家一直在出台引导政策,消费者“焕新”情况如何?

郭兴田:过去一年,我到过9个省市做市场调研。调研下来的感受是,消费者在家居装修方面的“焕新”意愿和需求颇为强烈。中国的房地产经历过高速发展后,多年交付了大量新房,如今,近2.7亿套房子的居住时间已超过10年。这些房龄超过10年的房子,装修风格逐渐陈旧,水管、电路等设施也开始老化。家装厨卫作为老百姓生活中密切接触、频繁使用的日常用品,对生活幸福感有着直接影响,老百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


别跟我说这些
回复

别跟我说这些

03-08

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