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如何看待技术进步:拒绝桔槔提水的老农是“反智”吗?

庄子认为迷恋器械的人倾向于用计算思维来进行思考。如果人在面对事情时总是带有这种计算心理,那么就会助长他的机巧、机诈之心,从而丢失掉人原本的纯朴之心和空明心境。

责任编辑:辛省志

在当今这个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智能手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产品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在享受着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时刻感受到它带来的种种问题。我们不得不问,技术的快速发展,是不是真的让我们变得更加幸福了?抑或是,它正在悄悄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甚至威胁到我们的精神世界?中国传统思想经典《庄子》一书中有大量关于技术问题的讨论,重读这些讨论对于我们看待当代的技术发展或许有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庄子》中讲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包括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痀偻承蜩等等。庄子在这些故事中探讨了技术的目的、技术与养生、技术与精神修炼的关系等话题。其中,有一个故事尤其值得注意,即《天地篇》所讲的“圃者拒机”。

这个故事讲的是孔子的弟子子贡从楚国游历返回晋国,经过汉水的南岸,看见一位老丈正在菜园里整地开畦。为了浇地,他打了一条地道通到井中,然后抱着水瓮从井里舀水,一趟又一趟吃力地运到地里,用力甚多而功效甚少。子贡跟他介绍说,现在有一种机械叫桔槔(一种利用杠杆原理使从井中汲水更省力的工具),用它从井里提水,速度非常快,水犹如沸腾了一样向外溢出,每天可以浇灌上百个菜畦,用力很少而功效颇多。子贡劝种菜的老人试一试这个器械。

而这位老人却拒绝了,并面起怒色讥笑说:“我从我的老师那里听到这样的话,有了机械之类的东西必定会出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7)


暂不留名
回复

暂不留名

03-15

讲得太好了,但是个人拗不过大势,不跟上潮流,舀水必然饿死

王建军-至诚以助人晟
回复

王建军-至诚以助人晟

03-06

就是反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53****9594
回复

153****9594

03-05

不追求产量的种植生活当然很美,但缺钱就缺乏抗风险能力啊。如果可以选择,有几个人愿意失去诗情画意去作一个满脑子物质利益的俗人呢?

慧定阿丰沣
回复

慧定阿丰沣

03-05

庄子是好人,但是在思想上关键还是平衡,在技术进步和心灵空明之间找好平衡。深圳就很好,南山区实现技术进步,想追求真性情和清净心的时候就去大鹏待上几天。

136****5723
回复

136****5723

03-05

以下内容由ai生成:儒家对庄子的这一观点持保留态度。儒家强调礼乐教化和社会秩序,认为技术进步和工具使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儒家更关注如何通过道德教化来约束“机心”,而不是完全否定技术进步。例如,孔子提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强调工具的重要性,但同时也注重“仁”和“礼”的约束作用。 墨家对庄子的观点持反对态度。墨家主张“兼爱”和“非攻”,强调实用主义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墨子本人就是一位工匠和技术专家,他提倡通过技术手段改善民生,认为“机事”和“机心”并非必然对立,关键在于如何使用技术。墨家认为,技术的进步可以服务于社会公益,而不是导致人性的异化。 法家对庄子的观点持批评态度。法家强调法治和实用性,认为技术进步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基础。例如,韩非子主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认为社会变化需要相应的工具和制度来适应。法家认为,庄子的观点过于理想化,忽视了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逃跑的树
回复

逃跑的树

03-05

人类注定会成为技术的奴隶

139****2516
回复

139****2516

03-04

要让极速发展的技术向善而行,更需要我们守护彼此之间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