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hina Travel热到哪吒、AI出海,支付的筋斗云能飞多远?

正如Deepseek以其真正互联的开源精神瓦解了地域、文化和技术的壁垒,当“中国年”成为“世界年”,拍卡能买千年非遗,人人都能像哪吒一样,飞跃那些曾横亘在支付体验里的“结界”,让跨境消费变成丝滑日常,支付正重新编码全球互联生活。

“中国热”的含金量还在上升,首个非遗版春节里,从非遗到旅游、从电影到AI……又有一系列引爆全球的热潮让“中国热”持续沸腾。

延长至240小时的超长过境免签让“China Travel”热在春节期间继续升级,外国游客可以畅游体验道地浓郁的非遗年味儿。大年初五,第一次来北京的新西兰摄影师克莱曼决定去南锣鼓巷扫街。胡同里熙熙攘攘的人群,不乏和他一样来体验“中国年”的外国游客,“扫街是不可能了”,但琳琅满目的非遗体验也着实让他迈不开腿。

克莱曼被正拿着勺子用糖浆在石板上一笔作画的师傅吸引,跟师傅比划说“要一条龙”。“得嘞,30!”克莱曼立刻掏出PayZe银联卡拍卡支付,师傅不禁笑着调侃:“小伙儿挺local啊!”把糖画对着张灯结彩的街景按下快门后,克莱曼迫不及待地一尝“龙”的味道。

留在上海过年的韩国留学生李成宇,则带着来上海看他,顺便旅个游的父母,除了“打卡”外滩、田子坊、南京东路等经典路线,还提前在线上买好了豫园灯会和电影《哪吒2》IMAX场的票。看完电影,李成宇在社交媒体上晒出票根,还配上热梗“哪吒税交了!”

忍不住提前交“哪吒税”的还有香港电影导演陈德森,他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实在忍不住,跑去深圳看‘哪吒’!还吃了一餐潮汕牛肉火锅……”北上消费成为港澳居民“一小时生活圈”的日常后,更是在春节前引发了北上办年货的热潮,港澳青年们纷纷晒出自家的“大湾区年货地图”。

这个春节,中国式热闹正在被重新定义。正如Deepseek以其真正互联的开源精神瓦解了地域、文化和技术的壁垒,当“中国年”成为“世界年”,拍卡能买千年非遗,人人都能像哪吒一样,飞跃那些曾横亘在支付体验里的“结界”,让跨境消费变成丝滑日常,支付正重新编码全球互联生活。

支付正在重新编码全球互联生活。

“中国游”到“世界节”,丝滑互联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伴随“中国年”走向“世界节”的,还有13天后全面放宽优化的过境免签政策,原来的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入出境口岸从39个增加至60个,停留省(区、市)也从19个扩大至24个。愈来愈灵活便捷的入境渠道,让境外游客“说来就来”,2024年掀起的“China Travel”热潮在2025年持续升温。

西安城墙上的皮影戏、成都宽窄巷子的川剧变脸、佛山祖庙的醒狮表演前,挤满了和克莱曼一样对非遗技艺感到新奇而兴奋的外国游客。从南锣鼓巷的热闹走出来,克莱曼又一秒扫码过闸,坐上地铁8号线,去王府井吃一家早已收藏的米其林铜锅涮肉。“这次来,我可做足了攻略!还在机场就申请了银联旅行通卡,也可以像本地人一样,一‘码’行遍中国了!”

克莱曼解锁的“中国游”跨境支付通关密码,正是中国银联“锦绣行动2024”的“破壁”成果之一。2024年3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 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更好满足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多样化的支付服务需求,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进一步提升支付服务水平。作为支付体系的国家队,中国银联第一时间部署“锦绣行动”,联动银行、产业各方,以“全域、全场景、全解决方案”,为不同人群织起一张“无碍、无缝、无感”的支付网。

2024“国丝汉服节”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汉服爱好者前往杭州西湖畔的中国丝绸博物馆,英国游客海伦也穿上汉服深入体验了一番汉服文化,爱上刺绣工艺的她,选了不少刺绣工艺品,工作人员告诉她可以用银联外卡支付,“之前我还担心遇到支付困难,这可太方便了。”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国银联已累计在境外83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超2.6亿张银联卡。随着银联国际与支付宝、微信的合作落地,境外发行的银联卡已全面支持绑定支付宝和微信,外籍人员在中国从旅游、工作,到生活的“食、住、行、游、购、娱、医、学”,方方面面都可以实现“卡、码、Pay”三位一体的场“外”丝滑互联,享受境内外无缝支付体验带来的全面支持。这正是推动“中国热”经济发展的“中国服务”,“锦绣行动”正为中国成为全球旅游目的地打破支付边界,注入金融活力。

当李成宇在豫园灯会选中两串“好运祈福”手串,拿出手机用韩国的NAVER Pay扫码付款时,一旁的父母忍不住惊叹,“NAVER Pay也可以在中国直接扫码结账?!”李成宇笑着把手串递给他们,说“很简单,你们也可以开通体验体验”。据了解,目前中国银联已与包括韩国NAVER Pay、泰国K PLUS、马来西亚GoPayz等在内的超220个境外钱包合作,其中多款钱包在中国境内也可以“外包内用”。

韩国NAVER Pay在中国境内可直接扫码结账。

场“外”无缝对接的另一种支持,则是中国支付的筋斗云反向出海。来中国之前,克莱曼已经在巴黎见证了中法文化旅游年叠加巴黎奥运会的盛况,无论是在奥运场馆、街角餐厅,还是在地铁上、塞纳河畔,都是中国游客的身影。据法国旅游发展署数据,2024年中国赴法游客达到了100万人次。法国已有广泛覆盖餐饮购物、景区场馆、交通出行等旅游场景的超66万台商户POS终端、超75%的ATM支持银联卡。不只法国,境外182个国家和地区,线上线下超7200万商户已支持受理银联卡支付。

从外籍人士走进来,到国人走出去,跨境支付的场“外”互联,正串联起真正开放互联的消费场景,“说走就走”的全球旅行正成为现实,“中国游”也正成为一种更日常的生活方式。

跨境支付更为便捷。

“蹭老式”消费到“适老化”生活

同时身处全球化和老龄化时代,“老外”的丝滑支付体验,自然延伸到另一重要服务群体——老年人。“适老化”成为2024年当仁不让的另一热度关键词,社会的适老化改造中,必然少不了与各产业息息相关的金融服务适老化,这亦是在《意见》指导下,中国银联部署“锦绣行动2024”的题中应有之义。

大批90后、00后掀起“蹭老式”消费的风潮背后,正是适老化改造带来的成果共享。2024年,热衷于找“搭子”的年轻人,和社区里的老人们做起了“饭搭子”,纷纷涌入老年食堂“蹭饭”。在老年食堂,不仅有价格友好、营养丰富的菜单,还有从AI刷脸、现金到社保卡、各类优惠的支付菜单。

在上海长宁的虹桥社区AI食堂里,谈阿姨选好想吃的四菜一汤后,把餐盘放进了AI自动识别菜品价格的收银台,“我进来一看就觉得非常好,还可以使用老年卡优惠,20元免费3元。”AI技术和政策补贴通过银联养老助餐支付服务,无缝融入到老年人的一日三餐中,一站式就可以享受从餐饮、科技到金融、社会服务等各产业的适老普惠。

每年的农历正月廿九,是福州特有的“拗九节”,福州人都会以“福粥”表祝福,更是孝老爱亲的重要载体。住在鼓楼区的王奶奶是庆城社区长者食堂的常客,用“银龄福卡”自动享受各种优惠补贴,开心地分享道,“拗九节刷卡优惠更多,我中午要了一份9.9元的套餐加一份3元的素菜,才花了3元。”一旁来“拼好饭”的90后小陈,也决定打开云闪付搜优惠券,“这里的支付方式比外面的店还潮,也实惠多了!”

养老助餐支付服务已覆盖北京、上海、福州、青岛等地2595个网点,服务近百万老年人。而在这场年轻人通过“蹭老式消费”实现“代际共餐”的背后,彼此共享的不仅是一顿饭,更是一份无碍生活的安心。不止于解决“做饭愁、吃饭难”问题,老年人无碍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无碍支付。

无论是通过字体放大、醒目色彩、功能突出等适老化设计来提升老年用户使用云闪付关爱版的体验,还是在老年人会线下前往门店缴纳水电、话费等各类生活场景中,推动国网电力、通信运营商等超4600个公共缴费门店支持卡基受理,锦绣行动正通过线上线下的无碍支付缝合数字和真实两个世界的无碍生活。网友小林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感慨,“这次回家终于教会爷爷用智能手机自己缴费,他骄傲得像个孩子,我也很骄傲!”

老有所依的无碍生活,正如小林的感慨所折射的,支付的包容性让它不再只是一个工具,它既保护了老年人自己生活的尊严,也悄悄扮演着年轻人和老年人互通彼此生活的桥梁。

老年人也能无碍支付。

日常生活,carry全“场”

另一座桥梁也架起了大湾区从年轻人到老年人“一小时生活圈”的无碍生活。随着港珠澳大桥、横琴口岸、青茂口岸等互联互通渠道投入使用,“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等政策相继落地实施,“北上消费”已成为港澳居民的大湾区生活日常。

香港女生Emily在自己的社交媒体首页专门建立了一个“深圳”分类,分享她“北上”深圳的日常。春节期间,她不仅自己跑去深圳一刷《哪吒2》,几天后,又分享了一条“香港女生带爸妈去深圳二刷哪吒2”的动态,收获了上千位网友点赞。

据港媒报道,2024年香港居民北上人次高达8191万,比2023年增加了53%,估算消费总额更是高达557亿元。持续高涨的“北上消费”背后,离不开已经“本地化”的无感支付。自12月17日,银联国际与微信支付达成合作,香港本地的BoC Pay、八达通、PayMe和Tap & Go电子钱包都可以扫微信支付码后,卡码Pay“无感”互联支付更是轻松caryy全场,从餐饮、娱乐、购物,到健身、美容、医疗等等场景无不覆盖。

在某社交媒体上,“港人北上办年货”词条下就有一千多条帖子,分享自己的扫货攻略和年货地图。香港“师奶”阿丽在深圳山姆超市完成年货采购后,用BoC Pay一秒完成支付,感叹“唔止方便快捷,还常有优惠啦!”在以批发为主的广州年货街,一位档主感叹“四分之一都是港客”。据银联统计,在年货置办需求的带动下,2025年1月,香港外卡在境内消费金额同比增长31%,澳门外卡在境内的购物类消费更是大幅增长49%。

支付变革正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除了“一小时生活圈”的日常消费,港澳居民也不断扩大“北上旅游”的地图。银联数据显示,1月份,香港外卡在北京、广西、云南、陕西和湖北等地的宾馆类消费同比均增长1倍以上。为了圆妈妈一直想去西安的梦,Emily还趁着春节假期带父母去了西安旅游。性价比超高的机酒,让她忍不住在视频里分享“香港往返西安的机票只要500多一人”“酒店130元一晚”,引得无数网友在评论区羡慕。

“China Travel”不只圈粉外国游客,也成为国人欣赏祖国锦绣山河和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中国银联与文化和旅游部共同打造了2024年“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从湖南张家界的民宿到厦门鼓浪屿的咖啡馆,从成都宽窄巷子的老字号到杭州湖滨商圈的奶茶店,无不可见银联支付的身影。47个机场、60个高铁商圈、49个旅游示范区、57个购物示范区,全场景、全场域产业联动的“乘法效应”日益凸显,“现在收银台不用摆一堆扫码牌,一个银联标搞定所有客人。” 一位商户老板说。

支付的故事从未如此生动,它不仅是技术的进化,更是对人性的洞察。当银联“锦绣行动”的“筋斗云”飞越山海让外国人的中国行更“无缝”,贯通代际让老年人的生活更无碍,消弭界限让所有人的消费更“无感”,支付正自深处夯实社会生活的金融基石,在产业和场景联动建设中创造无界生活。

2025年3月1日,在银联-Visa“北京中轴线无障碍支付服务旅游示范区”启动仪式上,双方宣布合作打造无障碍支付服务旅游示范区,以锦绣行动2025和世界一拍即合的联合主题,结合多元化的支付服务供给助力北京打造“中国入境旅游首选地”,为中轴线区域的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来自支付领域的新动能。随着“锦绣行动2025”的大力推进,银联支付将进一步拓展其在全社会、全产业中的应用。全球互联生活的物理边界不会消失,但中国银联正为全球支付场景的消费者提供消除心理边界的支付支持,这正是中国式开放互联从科技、文化到金融支付的解法。

在数字化和新消费时代,支付不仅仅是金融交易的一部分,更是生活方式的缩影,支付变革已深深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土壤,悄然改变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支付的演变将推动我们走向一个更智能、包容和互联的未来。

网络编辑:kuangyx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