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淡对决,与大海“抢水”

水龙头的背后是一场“压咸补淡”大战。自2004年饮水危机以来,珠江流域建立了常态化“压咸补淡”机制:调度上游水库群,增加河道径流,将咸界“顶”离内陆。

咸潮上溯的距离超乎预想。珠海主力取水口的位置被迫不断上移。

新技术为“压咸补淡”带来更多可能性。珠江委正在尝试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等AI技术进行咸潮预测。

发自:广东珠海 广西贵港

责任编辑:汪韬

2023年12月3日,广东珠海,航拍珠海大桥日落风光。陈烁明/视觉中国

2023年12月3日,广东珠海,航拍珠海大桥日落风光。陈烁明|视觉中国

很多人并未意识到,喝水这件小事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在麦明胜的印象中,珠海人不仅抢过醋,抢过盐,甚至还抢过水。二十多年前,10月底至次年3月初,在降雨少的枯水期,麦明胜刷牙时,经常能尝出水里有一股淡淡的咸味。

珠海毗邻珠江入海口,在这里,江水与海水相接,淡水与咸水相融,它们像两队列阵相持的大军,一方死守城池,另一方发起一波又一波的进攻。每当咸潮上溯,海水倒灌,入侵城市饮用水的取水口,严重时可引发供水危机,市民抢购桶装水。

不过,这份沿海居民特有的记忆已经久远。2025年2月12日,蛇年元宵节,珠江上游来水持续偏少,河口潮汐动力增强,咸潮再次上溯,但沉浸在节日氛围中的珠海一切如常。

水龙头的背后是一场“压咸补淡”大战。自2004年饮水危机以来,珠江流域建立了常态化“压咸补淡”机制:调度上游水库群,增加河道径流,将咸界“顶”离内陆。

2025年2月9日(正月十二),珠江流域启动了去冬今春枯水期的第五次“压咸补淡”。麦明胜是珠海市供水有限公司平岗泵站的站长,他所在的泵站是这场战役的前线。

麦明胜已多年没在自来水中尝出咸味了。但二十多年来,越来越强大的咸潮步步紧逼。在气候变化影响下,海平面不断升高,大旱等极端天气频发,叠加经济发展带来的需水量增加,珠海等沿海地区面临的饮水危机其实并未走远。

取水口:不断上移

咸味刺激人类的味蕾,源于海水中溶解的多种盐类,尤其是氯化钠(NaCl),人类熟知的食盐。

在麦明胜这样的专业人士看来,形容咸味不只是靠味觉,还有术语——氯化物浓度。

麦明胜记得,21世纪初最严重的一次饮水危机中,珠海自来水的氯化物一度超过400mg/L,接近目前国标限值250mg/L的两倍。

饮用过咸的水将导致人体电解质失衡、脱水甚至肾脏超负荷。当时,市场上的桶装水几乎销售一空。

麦明胜不得不凌晨起床,去离家两三公里外的山泉水取水点排队打水,然后扛着50斤的水桶爬上没有电梯的八楼。这些宝贵的水用于全家人煮饭、洗漱、洗衣,一周不到就用完了。

许多珠三角居民都对2004年的秋天记忆犹新。当时受强咸潮影响,中山、珠海等地近二十天不能正常抽取淡水——当氯化物浓度超过后续处理能力时,取水只能暂停。

麦明胜有每天冲凉(洗澡)的习惯,冬天也不例外。但喝不上水的那段时期,用自来水冲凉后就像在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0)


南周用户
回复

南周用户

03-02

节约用水,从生活一点一滴做起

北半球蒲公英
回复

北半球蒲公英

03-02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和水,慢慢成为了一种奢侈品。

dongtian
回复

dongtian

03-02

人类在自然面前太渺小了。

czl137
回复

czl137

03-02

大海

阳春白汤面
回复

阳春白汤面

03-02

可能是九分破坏一分保护吧。

这是盛京

03-01

人类是自然环境的创作者还是破坏者

HHS
回复

HHS

03-02

咸潮上溯凸显了全球工业化导致气温上升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迫在眉睫,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富营养化都是温室效应的附产品。

shaoxiyu
回复

shaoxiyu

03-01

喝水这件小事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大明
回复

大明

03-01

用管道运输,一“管”永逸,没有办法的办法

139****6263
回复

139****6263

03-01

气候变化影响下,海平面不断升高,大旱等极端天气频发,叠加经济发展带来的需水量增加,珠海等沿海地区面临的饮水危机其实并未走远。每当咸潮上溯,海水倒灌,入侵城市饮用水的取水口,严重时可引发供水危机。

这是盛京
回复

这是盛京

03-01

人类是自然环境的创作者还是破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