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院士齐聚,助力巴中“打造不落幕的科普城”

2月15日上午,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在巴中开幕。“两院”院士、科学家代表、科研院所及高校知名专家学者、科研教育领域优秀人士、全国科技爱好者、科普视听博主、科普视听从业机构、知名媒体机构人员共3700多人与会。

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科普视听馆开馆仪式。

大会以“镜头记录知识传承,光影传播科技力量”为主题,围绕航空航天、大国重器、工业智造、历史科考等十大前沿主题,通过虚拟现实、超高清影像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科普视听盛宴,积极探索科普与文旅产业、现代视听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热情。

活动现场,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的十位院士,围绕阅读习惯、阅读实践、阅读载体三个方面,联合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巴中倡议。同时,还发布了“科学少年中国行·科旅巴中”科考研学体系,汇聚前沿科普视听资源的《知识就是力量》科普视听馆也正式开馆,吸引广大青少年积极探索。

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由虚拟现实视听技术创新与应用国家广电总局实验室、《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广电新视点中心、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科普视听宣传委员会、中国民主建国会四川省委员会、中国(成都)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管委会、巴中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会场设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科普大视界。

 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活动会场。

2024年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聚焦科普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全国科普工作迎来新指南。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积极响应号召,旨在以高质量的科普视听内容与活动,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精神,形成具备新时代特色的科普传播新模式,将大会打造成全国性的科普、科技和视听业界品牌。经过大会执委会的严格考察,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最终落地巴中,并将在10年间连续举办十届。按“一年一大会、一月一院士、一周一专家”的标准,每年举行近100场知识讲座、科普视听等活动,打造不落幕的科普城。

 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活动现场。

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为何会选择巴中?

在巴中,探索未知的领域的脚步不曾停歇。北宋著名天文学家张思训“问天”,成为全世界水银机械仪表的开山鼻祖。如今巴中籍“院士万人比”居四川省第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九天揽月,向深空探索不止;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揭示材料超高温烧蚀机理、广泛应用高超声速飞行器;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首次将混沌理论引入电力系统稳定分析;还有江松、魏于全、成会明、陈斌等院士功绩卓越,激励一代代的巴中儿女脚踩大地、创新发展,科普和科创必将成为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的“双翼”。

刘嘉麒院士发言时说,巴中市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地理位置独特,在科普工作上积极行动,为中西部地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以品牌赋能地方政府,以高质量科普资源联动社会,携手国家广电总局,以及国家级视听技术平台和视听宣传平台等单位,真正实现了强强联合。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

“巴中,这片红色热土,孕育了无数革命先烈,也见证了新中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卢春房院士称,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以“镜头记录知识传承,光影传播科技力量”为主题的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具有深远意义,“这不仅是对革命先辈科学报国精神的传承,更是对新时代青少年科技创新梦想的点燃。”

大会开幕当天,集科技、文化、旅游、研学于一体的国家级科普视听创新应用产业基地—恩阳科普大视界正式启用。园区依托“成都影视硅谷国家级超高清基地”和“虚拟现实视听技术创新与应用国家广电总局实验室”两大国家级视听产学研平台,打造了多个沉浸式数字光影科普视听场馆群落。标志性项目飞翔影院采用16K超高清球幕与7D环境特效,带领观众穿越蜀道千年历史;元宇宙光影聚落通过全息影像与互动技术,构建虚实交融的科幻空间;大巴山影像记忆馆则以数字技术活化传统文化,展现媒介演进对文明传承的深远影响;“知识就是力量”科普馆,更将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前沿科技转化为趣味互动体验,激发参观者对科学的探索热情。

 国内最大的16k超清7D沉浸式LED球幕影院。

开幕式上,10名院士联合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巴中倡议,鼓励青少年们踊跃参与科普阅读行动,通过科普阅读树立家国情怀,服务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此次倡议以巴中为名,背后也有紧密的联系。巴中历史悠久,崇文尚德,科技文化传承源远流长。古有张思训问天,今有千年古镇在科技创新助力下焕发的勃勃生机,迎来青少年科普视听盛会。

网络编辑:kuangyx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