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喜阳 | AI可使人人自握灵蛇之珠?

AI即便能生成技术完美的文学作品,但缺乏真实情感与思想内核,所以这些作品仅是“无灵魂的身体”。AI更无法替代人类通过痛苦酝酿与自由突破获得创作的自豪感。

责任编辑:刘小磊

普林斯顿大学所藏图灵档案。

普林斯顿大学所藏图灵档案。

1950年,理论计算机科学之父艾伦·图灵尚在犹豫“机器能否思考”(Can machines think?),今天的人们已确信“机器可以创作”了。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模型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ChatGPT的华丽现身,已使人文学者感到自身岌岌可危;而DeepSeek的横空出世,更使文学创作者,尤其是古典文学研究者和创作者发出遍野哀鸿。一个不懂平仄、对仗和押韵的人,借助DeepSeek能创作出一首在情感表达上精准到位和艺术技巧上毫无瑕疵的七律,甚至写出一篇典故堆垛、媲美《滕王阁序》的辞赋,AI在一夜之间令人人在农历蛇年开始“握灵蛇之珠”?

作者创作的本意,一是有情感需要表达,一是有思想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


海燕
回复

海燕

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