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3家公司暴露社会风险,新旧议题交织加大应对难度

(本文首发于2025年2月6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谭畅

ESG中的社会议题关注企业在员工权益、消费者责任、供应商管理、社区发展等方面的表现。相较环境议题的单一性和治理议题的内部性,社会议题涉及的对象更加多元,突出体现了企业作为社会的器官,所承担的社会功能和能够创造的社会价值。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和技术变革加速的双重背景下,企业在社会维度面临的风险挑战也愈发复杂。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4年全球风险报告显示,非自然相关的社会风险如就业机会、权益保护、互联网与AI的负面影响等,占据全球风险的较大比重。反映在ESG领域中,则呈现出社会维度风险事件多发、风险影响程度大、风险议题不断翻新变种等特点。

事件多发,社会议题风险需要被“看见”

2024年南方周末善择平台共监测到1303家上市公司累计发生了8194起社会风险事件,风险指数总计8250.1。社会风险事件占到全年ESG风险事件总数(16718起)的49.0%,高于治理议题和环境议题的占比。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ESG公共讨论中,社会议题的声量远低于环境议题。

从议题分布看,社会风险事件集中在安全责任、消费者责任、员工责任和供应链责任四个领域,其中安全责任领域的风险事件占比最多。从行业分布看,风险事件数量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从风险等级看,平均风险等级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采矿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其中采矿业的风险均值高达24.18,风险等级处于最高级别。

受行业业务性质、工作环境、供应链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社会维度的风险在不同行业中存在差异。

采矿业的作业环境较为复杂,发生安全事故后造成的影响较为严重,因此生产安全类风险事件是行业社会风险高发的重点领域。监测显示,2024年采矿业发生779起社会风险事件,其中644起是生产安全风险。

批发和零售业在业务上下游涉及的利益相关方更为复杂,上游可能涉及跨境跨区域的合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下游终端主要服务消费者,因此与消费者权益相关的产品质量、营销宣传、售后服务等是行业风险集中领域。监测显示,2024年批发和零售行业119家公司暴露社会风险事件,其中有60家公司发生消费者权益相关风险事件。

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受经济下行影响明显,2024年两个行业发生的“拖欠工资等薪资纠纷”事件较多。监测显示,在121起拖欠工资等薪资纠纷事件中,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合计有97起。

(刘宇宇/图)

影响重大,传统风险检验负责任运营“成色”

作为传统社会议题之一,安全责任贯穿企业生产运营的方方面面。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不仅影响企业正常运营,损害企业品牌形象与市场信任,还可能因给相关方造成伤害而承担法律责任。

在2024年上市公司发生的社会风险事件中,安全责任类风险事件占比超过七成,事件数量高达6228起,涵盖了生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医药安全、食品安全、工程安全等。

安全风险事件不仅数量多,造成的影响也很重大。如平煤股份分公司发生瓦斯事故致13人遇难,韵达股份子公司发生交通事故致6人死亡,陕西煤业旗下文家坡矿因重大隐患被责令停产整顿并处罚219.15万元罚款。

安全风险排名前十的公司大多数是市场规模庞大、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高发的安全风险事件暴露出这些企业日常运营中可能存在的短板。有效管理和降低安全责任风险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通常涉及制定严格的安全政策和程序、进行定期的安全审计和风险评估以及实施持续改进措施。

除此之外,消费者责任类风险事件有1814件,涉及417家公司,其中曝光产品质量问题的事件有582起,曝光虚假宣传的事件有448起。拼多多、京东、苏宁易购三家公司位居消费者责任事件前三位。

(刘宇宇/图)

多重叠加,新型风险揭示相关方互动新诉求

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和技术变革加速,也潜移默化影响着企业与员工、企业与外部社会之间原有的互动模式。比如职场新生代更加注重关系的平等和对自身权益的维护,这要求企业对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调整;社交媒体对企业高管的不当言论或企业危机有快速传播放大的效应,这对企业的危机处理和风险管理策略提出新要求。

2024年,在南方周末善择平台监测的社会风险事件中,除了生产安全、产品质量等传统风险点外,算法诱导消费、供应链风险、面向未成年人不当营销等以往被忽视的风险点值得重视。监测显示,2024年曝光了14起供应链风险事件,事件主要分布在制造业。消费者责任领域曝光56起算法诱导消费事件,如通过操作页面设置、话术引导等诱导消费,事件主要分布在互联网和金融行业。

(刘宇宇/图)

监测显示,2024年共曝光138起员工责任风险事件。除拖欠工资等风险事件外,员工责任领域出现的新风险点值得注意。昂立教育一位员工因拒绝为部门领导买早餐而被解雇,该员工将事件过程发送到社交媒体后引发广泛关注。随后昂立教育发布通告称,解雇该部门领导,因其违背公司价值观,严重影响公司品牌声誉。好利来发文禁止员工上下班驾乘摩托车,否则将与其解除劳动合同。这一做法引发网络围观,并被专家解读为违法。

经济环境和职场环境的发展变化对企业与相关方的互动关系提出新要求。面向未来,如何在经营中回应相关方对于权益保护、机会均等、公正转型、信息透明等议题的关注,并避免产生相应的风险,无疑是企业开展ESG风险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刘宇宇/图)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