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我和四川有点关系
如果把“大禹”理解成中原的文化,那么“大禹”确实和古代四川之间有不浅的缘分。所谓“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说法,其实是不成立的。川西各地流传的“石纽”传说,正是对这一历史影子的依稀记忆。
责任编辑:辛省志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大家都知道大禹是奋斗在中原黄河流域的人,最后在中原奠定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要说大禹和四川有关,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大可能,毕竟在古代,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上古时代太隔绝,大禹跑四川那老远的地方去干吗?
但《蜀王本纪》中记载,大禹出生在汶山广柔县,这个广柔县,就在现在川西北阿坝的理县。三国时代蜀汉大学者谯周,有个老师叫秦宓,秦老师就认为大禹出生在当时汶山郡的一个叫“石纽”的地方(《三国志·蜀志·秦宓传》)。
2004年在重庆云阳县,出土了一块东汉时代的石碑,叫《景云碑》,碑文里面也提到大禹出生在“石纽”,并且在“汶川”举行过会议(“术禹石纽,汶川之会”)。
《景云碑》。作者供图
影印宋刻本《太平御览》引《蜀王本纪》记载大禹出生于汶山广柔县。作者供图
汶山郡的郡治在川西北阿坝的茂县,“石纽”的具体位置,则有多种说法。据说,就在大禹出生的那个广柔县,也有一个石纽乡,方圆有一百里。当地的古代氐羌族老乡们,因为崇拜大禹故里,把这当圣地,不敢在这居住和放牧。所以,这一片的树木、植被之类,应该比较丰富。
老乡们也不讲究大汉朝的法律,而是有自己的一套江湖规矩,或者叫不成文习惯法。如果有犯罪的人,能逃到这处圣地躲起来,艺高人胆大,荒野求生能力爆棚,能坚持在这儿混三年,不被人抓住。那么恭喜,这可不得了,这是大禹在天上保佑啊。他犯的罪,那就一笔勾销了。(《水经注》卷三十六“沫水”)
找个圣地藏起来,这种事在古老的习惯法时代,是比较常见的。比如在古代欧洲,只要犯人逃到教堂,就可以得到保护,追捕他的人,不能进入教堂。比如英国玫瑰战争的时候, 爱德华四世的王后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就逃到西敏寺躲起来。有时候,只要摸到教堂大门的门环,就算可以得到保护。
当然了,广柔县老乡们饶恕能在石纽圣地荒野求生的人,主要还是看大禹的面子。当地老乡们热爱大禹、尊敬大禹、崇拜大禹。大禹已经成了当地人和文化的重要部分。
古老传说背后往往有真实历史的影子
对这种现象,一些研究者嗤之以鼻,觉得这就是边缘人群的攀高枝行为。因为你们是“华夏边缘”,要向主流文明靠近,就得编造一些祖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吴依兰
185****0206
二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