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路上,爱在顺风生长

家,是每个人新年出发的起点,也是过年前频频想起的目的地。

腊八过后就是年。

31岁的设计师李新住在广东佛山顺德区北滘镇,自打进入腊月后,他就决定成为第一批返村、但不会堵在春运路上的人。

此前八次春运返乡经历,李新都是乘坐高铁。今年改为开顺风车回家,他的考虑有两点:跨省返乡的路上,通过顺风车邀约同行乘客可以分担路费;另外,一路上还能收获与同乡聊天的“情绪价值”,避免单独开车的精神疲惫感。

高德顺风车对外公布的一个数据印证了“需求”,2025年春运开启以来,顺风车的需求增长近八成,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需求量最大。

最近几日的高速公路,越来越多的“李新”和他的同乡乘客们通过互联网自发互助,顺风回家。

路的两端

1954年,“春运”一词通过媒体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

到今天,这场被誉为“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已经走过70年。穿梭在时间之中,铁路春运累计发送旅客从最开始的2300万人次,到如今,2025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达90亿人次。

数据变化的同时,春运的交通方式也在不断丰富——从绿皮火车的有序出发,到高铁的日夜疾行,再到飞机的起落航行;从客运大巴的直达到站,到私家车的自驾出行,再到顺风车同行回家。

这一切变化的背后,是国人为美好新生活努力打拼的缩影,是无数人奔赴千里建设家国;是无数双手不断激发珠江水孕育出制造业生长的可能性;是每一个流动中的九十亿分之一汇聚而来的结果。

选择开顺风车回家节约开支的车主李新、乘客陈丽霞便是2025年春运期间跨区域流动的九十亿分之一。

1月14日,李新在出发这天,起了个大早,再次检查了一遍车况后,从北滘镇的北滘社区出发。开出去大概半小时,他抵达了在发起乘客邀约的高德地图顺风车平台上跟陈丽霞约好的上车地点,小涌第二工业园区附近的小涌村。

李新接到最后一名同行老乡陈丽霞后,正式开启了590公里的北上返乡路。车内还有另两位同乡,其中一位是与李新同村的邻居大哥李建发。

李新车内副驾驶上的乘客拍摄的高速沿途照片

53岁的李建发曾经是摩托车大军返乡的一员。

他在车内谈起了早年在广东打工时回家过年的经历,“那时候没有这么多私家车,也找不到顺路回家的同乡,火车票难买,还骑过摩托车回家。”李新上小学时,这位大哥就到广东打工了。一到过年,李新每次看见带着大包、小包从外面回来的李建发,就对那个远方的城市感到无限好奇。

那时的手机还是按键式的,导航功能甚至没有普及。第一年骑摩托车回家的李建发担心自己和摩托大军分开后迷路,还特地带了一幅地图。

李建发聊起地图这段时,车载手机支架上的手机一直响着高德地图导航的提示音——发出行驶路线提示的同时,还提醒驾驶员沿途充电站的分布情况。

时间和科技的力量在这个瞬间,发生了真切的现实对照。李建发感叹了一句:“生活真的越来越方便了,以前看地图还得找个地方停下来,坐在摩托车上顶着冷风戴着手套看。”

“以前回家都没现在方便,买不到票大概率就很难回家。”同行的陈丽霞搭腔。陈丽霞在东莞的工厂上班,有一个4岁女儿在江西老家。她为了挣高一些的工资,离家到电子厂工作8年,每年只回家一次。

在陈丽霞心中,回家的这条路,一端是女儿,一端是打拼未来。

每至岁末年初,这条路便格外清晰。

“在外打拼是为了更好地回家”

陈丽霞成为母亲后,才真正明白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在女儿出生后的其中一年,因为买不到车票也不懂在网上约顺风车而无法回家。没有回成家的这一年,她错过了女儿学走路、学说话的许多瞬间。

今年,陈丽霞不仅请了年前的假期,还在高德地图的顺风车平台上早早约好了车,保证能万无一失地顺利回家。

“我还提前打电话和李新沟通,表示自己带的东西有点多,可能会占一些后备箱的位置。他直接告知后备箱够用。”陈丽霞买了女儿最爱的一部动画里的玩偶,在工厂附近一家美食店打包了一大盒菠萝包,还带了套提前一个月在广州服装批发市场买好的儿童新年衣服。

陈丽霞的一部分行李,红色袋子里是给女儿买的佛山特产

在生活这件事上,陈丽霞想尽力做到想做的一切,为女儿的成长创造较好的经济条件,但也别错失成长的陪伴。在那些不曾相见的时光中,陈丽霞日益积攒的爱意在回家的这条路上到达顶峰。像大多数的中国父母一样,陈丽霞更愿意用满载的礼物传递这份爱。

春运之下的顺风车,对珠三角务工者而言,不仅仅是交通方式的多一重选择,更是节省路费的重要方法。

经过她的仔细比较,“相比坐高铁回家,顺风车回家可以节约至少三分之一的费用支出。”陈丽霞打算,省下来的钱给自己和女儿再买上一份2025年的蛇年亲子礼物,纪念互相陪伴的又一年。

为了让每一个在路上的返乡者、在家等候的家人都能平安相见,春运期间,高德地图也为用户准备了“礼物”,在春运途中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安全服务保障——车道级安全预警已覆盖包括前方有车辆急刹、前方弯道有来车、货车前方有来车、夜间前方有货车等10大安全风险较高的行车场景。

这一车返乡过年的人中,第一个到家的是陈丽霞。她下车时,站在家门口的是被大人牵着的已经等候妈妈多时的女儿。

家,是每个人新年出发的起点,也是过年前频频想起的目的地。

“回家是为了更有力量的出发”

家在,人重新开始的勇气总有源头。

与陈丽霞一样,今年也选择通过高德地图预约搭乘顺风车回家的还有胡成金。

2003年,胡成金搭乘了从湖南郴州到广州花都的绿皮火车,开启了此后在广东省内持续21年的打工生活。这些年,他的回家路交织着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发展建设脉络,也经历了个体人生路的起起伏伏。

绿皮车上的返乡者 图/新华社

“最开始到花都,什么技术都没有,只能拿300元一个月。”胡成金从最简单的工厂打杂工作干起。慢慢地,随着广州箱包制造技术的崛起,胡成金抓住了技能锻炼学习的机会,慢慢成长为箱包工厂生产线上的专业技术人员。他的工资也逐渐涨到了一个月六七千。

胡成金永远都记得大儿子出生时的那个年前假期。当时,他的妻子在中山的医院生产。生产前,他刚刚接到过去一年务工的收入,“八千多元,付了医院的费用后,剩下不到一千。”那一年,为了平安地送妻子和刚出生的儿子回老家过年,他把手里剩的大部分钱用来包了辆车。胡成金最后揣着不到一百块人民币,去广州火车站买了一趟回郴州的绿皮车硬座车票。

后来的他,随着工作收入的提高和技术、经验的积累,走上了创业的路。那几年,家庭的生活条件在短时间内迅速变得可观。但随着市场波动,生意过了几年又陷入低谷,原来攒下的收入消耗殆尽。

“但幸好,我还有技术,就又回到了工厂,继续拿着每个月的固定工资。”胡成金觉得,自己最开始来广州打拼时就是一无所有的起点,所以什么样的起落都能接受。

家还在那,他就觉得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

在过去年复一年的春运中坐过绿皮火车和高铁、也搭过飞机的他,今年为了节省开支,选择从广州花都区的正和工业园出发,搭顺风车回湖南郴州桂阳县的家。

在回家的顺风车上,已经很久没开车的他发现,自己在经历那么多变化时,外界的每个角落也在更新,不论是交通工具,还是让回家路更顺畅的导航软件。“现在开新能源车回家的人越来越多,不知道充电的地方是不是也和加油站一样多了。”开车的顺风车车主告诉他,“车上的导航就能告诉你,这沿途有多少能充电的地方。开车行驶的导航路线也比以前更智能。”

胡金成记录了回家路上的一个瞬间

2024年国庆假期,新能源汽车出行占比已达15.9%,预计2025年春运期间,这一比例还将更大。为了缓解新能源车主在路上的“电量焦虑”,高德地图推出“无忧充电”服务计划。胡金成坐的那辆车,在出发的时候高德地图就可以提前规划充电的大概时间、大概地点。不论是车主还是乘客,都可以在回家路上更松弛。

有时候,车与人一样,只要有地方可以充电,就始终都有重新出发的动力。

点对点抵达的顺风时刻

1月14日傍晚8点,陈丽霞回到了家,小小的女儿帮着她从尾箱拿出大包小包的行李。那个瞬间,陈丽霞的心中有一种在海面巡航了一年的船终于在最合适的时机回到港口的安心感。

从佛山顺德区小涌村的出租房,直达位于萍乡莲花县良坊镇的自建房家门口,点对点回到家,中途不用拖着行李换乘的陈丽霞形容,“这次回家,真的是一路顺风。” 

陈丽霞抵达当晚,和家人一起吃饭

一家人团聚的晚餐,是陈丽霞过去这一年来吃到过最好吃的饭菜。

当天9点不到,李新和李建发也一起回到了村里。这几年,村里安上了路灯。暖黄色的灯光照在寂静的马路上。车子驶到李建发家门口时,房子里的人闻声出门迎接远行归来的人。家人相逢的热闹寒暄打破了夜晚的静谧,让江西湿冷的冬天在此刻流过暖意。李新在家门口停好车时,家里养的小狗先跑了出来。

人在爱和期待里,无时无刻都会有“顺风”感。

过去数十年间,外出务工人员等各类群体在珠三角奔波谋生,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公开数据显示,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体,超过94万家工厂在大湾区扎根发展,铺就了整个中国南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庞大数据的背后,是许许多多打拼者一年一度春运回家与再出发的勤劳结果。一年到头的行路奔波,其实也需要周遭支撑、温暖。在打拼者的背后,也需要一双双手回应他们的需求。在路上,国家、社会、企业都在选择成为那双手。

高德地图于2025年1月14日正式启动一年一度的“温暖回家路”服务计划服务计划中重点推出的顺风车服务和针对新能源车主的专项服务,托起无数颗心出发时的安全感。服务计划的背后,也是一个个像李新、陈丽霞一样离家打拼的个体,支撑起温暖的运转和流动,让回家路更畅通。

不论是顺风车司机,还是顺风车乘客,抑或是设计师、工厂职工、高德在春运期间的后台保障同事等等,都在为美好生活而建设。而在建设的目的地,定有一站大家心中想起都备感温暖和力量的地方——“家”。

祝大家都在爱的顺风奔驰中,平安到家!

网络编辑:kuangyx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