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文化为何源自大湾区?|圆桌对话
武侠小说里倡导的,一方面是勇闯江湖的勇气,另一方面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诚信问题,这两个元素是大湾区文化与武侠文化相似的地方。
责任编辑:李慕琰
南方周末文化原创榜(湾区)年度盛典上,吴思远、黎耀祥、六神磊磊围绕香港武侠文化进行了圆桌对话。
在2025年1月17日举办的2024南方周末文化原创榜(湾区)年度盛典上,围绕“香港武侠文化”的圆桌对谈精彩纷呈。三位对谈嘉宾从各自视角回溯了武侠文化在大湾区的发轫与繁盛,共同探讨了这一文化现象的独特魅力与当下面临的挑战。
香港电影导演会永远荣誉会长、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永远荣誉会长吴思远荣获2024南方周末文化原创榜“大湾区文化杰出成就”。他根据自己丰富的从业经历分享了金庸、古龙等小说家如何为武侠注入文化与历史深度,同时透露其幕后推动《蝶变》和《新龙门客栈》等经典作品的趣闻。中国香港艺人黎耀祥曾四度饰演周伯通,他解析了这个迷人角色的复杂与鲜活,并现场展示“左右互搏”,引发热烈掌声。作家六神磊磊作为金庸迷,谈到了金庸作品的永恒吸引力以及武侠文化的瓶颈期问题,呼吁新一代武侠作者的崛起。
本场圆桌对谈由南周文娱首席研究员、南瓜视业总经理向阳主持。
勇气与诚信,是大湾区文化与武侠文化相似的地方
向阳:武侠,好像当仁不让的是我们大湾区的首席文化特产,凭什么、为什么武侠文化的这朵奇葩能够在香港首先开放呢?
吴思远:武侠小说曾被视为大逆不道,很多家长都不喜欢小孩子看武侠小说,很多人是晚上躲在被窝里面用电筒偷偷看武侠小说的。直到梁羽生和金庸开始连载高水准的武侠小说,在香港乃至整个东南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大家每天等着《明报》看金庸连载的武侠小说,他每十天出一个合订本,读者争相购买。
什么是武侠?当社会有不平等、恶霸欺压,武侠(的想象和概念)就出现了,武侠可以代表当时一般香港市民的心声,因为我们都希望武侠能拯救被伤害的人,能打倒恶霸,这是武侠的恒久主题。在当时的环境来讲,香港的确可以说是武侠小说的发源地。我曾邀请金庸先生参加香港电影金像奖领“最佳编剧奖”,我在介绍他时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说。”这话一出,大家热烈鼓掌,金庸听了以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吴依兰
朝彻
笑傲江湖,比较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