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文化原创榜·艺术丨如何在人类的前沿开展工作

编者按:

​★年度艺术:“尹秀珍:刺天”,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评选理由:尹秀珍的个展“刺天”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艺术创造力,成为艺术家集大成的展览。她通过使用日常材料如丝袜、旧衣物等,探索微观与宏观、个体与宇宙、有限与无限之间的关系。展览象征着对未知的探寻与对现实的思索,其回环结构与细腻布局赋予作品深刻的叙事力量。尹秀珍不仅关注个体生活与日常情感,还对性别平等、种族问题与社会正义等时下重要的议题展现了深刻的反思与批判。作为一场集艺术创意与社会关怀于一体的展览,“刺天”令人惊叹地展现了女性视角如何重塑世界整体叙事。

责任编辑:刘悠翔

的

2024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尹秀珍:刺天”展览现场。资料图

推荐人(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崔灿灿(艺术家、策展人、评论家)

姜亦朋(艺术写作者、表演艺术研究者)

沈奇岚(评论家、策展人、文化学者、作家、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客座教授)

杨媛草(佳士得中国区主席)

祝羽捷(评论家、策展人、作家、复旦大学艺术哲学博士候选人)

年度艺术提名:

曹斐:潮汐宇合,上海浦东美术馆

曹斐是中国当代艺术以数字技术和虚拟现实为主要媒介的先锋艺术家。2024年她的展览“潮汐宇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展出作品中她把握不同时代的脉搏,从不同角度切入当代现实,凭借对中国社会的敏锐直觉与深刻观察,提出反思性的洞见。她的创作不仅是对现实的再现,更是通过另类的手法开启思辨与想象,回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剧烈变化又生机勃勃的发展历程,以及全球化的时代流动。(杨媛草)

“跬步与徘徊——隋建国1974-2024”,青岛西海美术馆

隋建国从年轻的时候就很有艺术家意识,他的有些作品是需要很长时间去完成。在这个展览中,你能看到一个艺术家的人生与艺术创作的轨迹紧密结合,看到艺术家如何不断砥砺自己、淬炼作品。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中国50年来很多社会议题。比如中国制造系列是他对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批判性思考,包括反思艺术家在这种世界工厂里扮演的角色。另外,隋建国对中国当代雕塑有很大贡献,许多雕塑的学术著作翻译项目都是由他发起。(祝羽捷)

的

2024年,青岛西海美术馆,“跬步与徘徊——隋建国1974-2024”2号展厅。资料图

在不同光谱中观照全球议题

2024年,中国当代艺术在后疫情时代展现出生命力与多样性。

从女性艺术家的崛起到年轻艺术家对全球化议题的全新探索,艺术创作的边界不断被拓宽。在回顾展与实验性项目中,艺术家们以独特的视角回应社会变革,挑战传统审美,反思时代命题。然而在全球艺术体制加速变革的背景下,中国艺术家也面临着系统化、内卷化的困境与国际话语权的挑战。在这一充满复杂性与潜力的艺术生态中,个体如何在本土叙事与全球表达间找到平衡,成为亟待解答的重要课题。

南方周末:除了三位提名艺术家的作品以外,2024年还有哪些艺术家的展览和作品值得关注?

沈奇岚:我觉得(用)艺术家代表一个年度,这个方法论有待提升。至少2024年我会建议群像,名单上写着尹秀珍、曹斐、喻红、周力。女性艺术家这两年很受关注,不是因为她们的性别,而是因为她们还在进步、还在创造惊喜。她们都已经很有名了,但你会觉得驱动她们前进的不是名望或其他东西,她们在遵循创作本身的原则。

2024年我在上海外滩艺术中心策划了展览燃烧的尺度,原点就是尹秀珍。2023年她在一次聊天中告诉我她做了一件作品:一把铁尺在瓷泥里一起煅烧,因为两种物质熔点不同,最后尺消失了,它的痕迹入了瓷板,形成了新的表达。这个作品的概念源自她从2015年开始的瓷器系列作品《融器》。尹秀珍谈到这件作品的时候我们刚刚经历了比较艰难的三年,她给了我一种新的智慧。

喻红在2024年威尼斯双年展期间做了一个大型个展尘土中辗转。她的创作方法是绘画,展览地点是一座有千年历史的修道院。她把对人类的思考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与这个场域结合得非常完美,这个展览在威尼斯双年展期间备受关注。我觉得喻红在古老的绘画手段上往前思考一个亘古以来一直在讨论的问题,且同样有效,展览中有一些庄严的东西依然那么重要和动人。如果没有这个平行展,威尼斯双年展时髦了。

周力是一位以抽象绘画为创作手段的艺术家,2024年她在国内做了两个展览,光之玫瑰(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和四季(拉萨吉本岗艺术中心)。我被四季深深感动,周力实现了自己艺术语言上的突破,在西藏这个场域里,她在思考一些很永恒的问题。展厅内展示了周力这几年的绘画结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


186****0789
回复

186****0789

01-21

真正的艺术家要在人类的前沿工作,在思想上贡献价值,引领我们思考得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