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功夫、吃火锅、做直播……“门神”也有多重宇宙
不只是年画!这名佛山设计师的魔法,让传统年味活起来
责任编辑:吴耀锋
想象一下,当传统门神遇上现代潮流,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财神穿上李小龙的黄色运动服,关二爷手持青龙偃月刀,却用手机直播好运时刻……
这些融合传统文化的创意,都来自设计师周敬雄,人称“周掌柜”。拥有二十年文创行业经验的他,创新性地将传统年画融入现代生活。自2019年起,他每年都设计和开发“佛山木版年画大礼包”,将卡通化的人物、浓郁的年俗文化和“盏鬼”的粤语谐音梗融合在一起,为大家带来欢笑与年味。
年的“福”字贴图上,有一个叫“福师傅”的人物抱着“抱”字,表达的寓意是人人有福抱,人人有福报。
他的作品既保留传统年画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又通过当代设计做出了趣味的表达,在社交平台广受喜爱,频繁出现在过年送礼的场景,为“年味”增添了一些新颜色。
本期“年味传承人”,我们将走进周敬雄周掌柜的工作室,和他聊聊这些“盏鬼”年俗。
年画变新,祝福不变
周敬雄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过年的场景,家家户户张贴新的“挥春”(对联)和“门神画”。“门神画”是年画旧称。前者是在红纸上以笔墨手写而成,后者是在带有图案的木版上印成。这是传统年俗的一种表达方式,承载着人们对祈福迎祥的美好愿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传统年俗的影响力或不如前是无数人心照不宣的事实。尽管如此,办年货的习俗在各地都有保留,常见的对联、“福“字贴、红包、年画如今都有工业化的制品。周敬雄说,“现在手制的少了。人们可能图省事,购入充满‘工业感’的装饰品,和旧时的感觉对比,肯定是不一样的。”
这种不一样的心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赵立宇
南周用户
当下的中国,人们更多的是为了年节的氛围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