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触辐射源面临截肢,一个需穿防护服的行业却乱象丛生

工作直至第六天事发,陈勇仍未被培训,也无劳动合同。之所以还能接受这份工作,他解释,单纯为了多赚钱。老板在电话里允诺他,这份工作月薪高达12000元。

梁昊从业这些年,只见过一个无损检测员穿防护服进行作业,绝大多数从业者都不会穿。

“现在好多无损检测公司都不养拍片子的人,都是找临时工或外包队,不看资质和证件。”一位不愿具名的外包公司老板称。

一些无损检测公司会“借证”揽活,或是与取得专业证书的专业人员进行假签约,或是挂靠有资质的无损检测公司。

责任编辑:何海宁

2024年4月26日,陈勇发生事故的现场。受访者供图

2024年4月26日,陈勇发生事故的现场。受访者供图

“不是我一定要选择这个工作,是工作选择了我。”2024年12月29日,24岁的陈勇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2024年7月,他将自己一段可怖的职业经历发布在了网上。2024年4月,他在工作中误触辐射源,面临截肢风险。目前他正在医院治疗。“医生说,他们尽量想办法保住右手,不是截肢就一定会好,截肢后也可能伤口愈合不良,继续腐烂。”

陈勇说,这场悲剧缘起一家没有从业资质的无损检测公司,他入职后,在没有获得相关操作证书和经验,也没有参加任何培训的情况下上岗,进行危险作业。“我没有文化,没有背景,做这份工作是想挣多点钱。”

在陈勇的遭遇受到全网关注之后,类似受害者随之浮现。在网上,他们自称也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违规上岗的工人。在这一人群背后,是无损检测行业的乱象丛生。

“拿命换钱”

陈勇做的工作是伽马射线检测,属于无损检测中的一种,简称“拍片”,是指通过伽马射线对金属工件进行照射成像,以非破坏的形式检测焊缝内部缺陷,类似X线透视,该技术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核工业、石油石化等诸多领域。

工商信息显示,陈勇所在的山东科宇检测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宇检测)位于山东省泰安市的一个自然村,法定代表人魏庆东,纳税人资质项显示空白,主要承包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和建设工程等方面的检验检测。

事故发生在与泰安市邻近的高密市。2024年4月26日9时许,陈勇与两个同事在高密市一处空旷地带进行伽马射线检测工作,使用的设备是铱-192γ射线探伤机。操作工人需转动手柄,将设备内的伽马源通过传输管输送至紧贴焊缝处的底片处进行曝光,直至曝光结束,操作人员再次摇动手柄将放射源收回至探伤机。

或是因碎沙石混入,中午12时许,探伤机出现卡源故障,传输管收不回来。陈勇回忆,他和两个同事第一时间向老板魏庆东汇报,后通过老板联系到山东贵诺检测技术服务(以下简称贵诺检测)有限公司的专业维修人员。当时,探伤机由贵诺检测提供。

2025年1月7日,该维修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当天喝了一瓶啤酒,不能开车到现场。“但我没让他拿手去碰辐射源。”他回忆,自己跟魏庆东打电话强调过,“我还说,你们把探伤机放在那,做好警戒,人撤离,我去修。”

陈勇说,他徒手去拨传输管,检查是否有沙石堵塞,结果误触伽马源金属链约三五分钟。随后,将探伤机扔在草里。

事发当晚,陈勇开始头晕恶心。数天过去,他的右手发红、发烫,并伴疼痛,最终于5月7日确诊症状是因核辐射引起。

类似事件在浙江一家无损检测公司也发生过。2022年,当时22岁的陆航在一次作业过程中,伽马源从探伤机内脱落,陆航赶紧退后,还是被辐射到了。事后陆航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次日,手掌发烫,开始溃烂脱皮。

“他的手被烫干,整块手掌心坏掉了。”陆航的姐姐向南方周末记者转述,陆航遭辐射后,全家人陪同其到处找医院救治。两年来,一家人在浙江、上海、四川、重庆等地的医院奔波。

更令陆家难以接受的是,陆航的手反复溃烂,甚至演变成甲状腺癌。他的遭遇在网上曝光后,一名相似经历的男子发来私信,诉说自己被辐射后也不幸发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2)


依山行水
回复

依山行水

01-15

危险的检测,却被当作儿戏无人管理,政府部门难道不需要重视该类人健康,不需要重视辐射源泄漏等危险吗?

日升之屋
回复

日升之屋

01-12

社会发展迅速,很多时候只有发生重大事故,才能迫使人们开展相应措施

www我问问
回复

www我问问

01-1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人诚不欺我们。

平安喜乐
回复

平安喜乐

01-11

外包真不靠谱,尤其是危险行业

贾超
回复

贾超

01-10

无损检测大多数承压管道或容器吧。严格的法规制度和不能落实到位的检测标准。再严也只是停留在纸片上。企业的建设,验收都合规,这种合规才是最大的隐患。

水中鱼
回复

水中鱼

01-10

只有从源头治理,严格监管,才能尽量减小伤害。

sky

01-09

出现一起查处一起

唐平
回复

唐平

01-10

恶性循环就是这样形成的。还是要源头治理!

136****2744
回复

136****2744

01-10

如果用人单位刻意隐瞒工作中的风险因素,肯定是违法行为,政府安监部门监管不到位,也助长了市场乱象。

shaoxiyu
回复

shaoxiyu

01-10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在那儿?

山水
回复

山水

01-10

一方面是违法违规作业代价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合规操作效益的问题。以上都值得正视。违法违规作业代价可承受,还有利可图,那就继续违规;合规操作肯定不能赚钱,甚至亏损,那就是行业造价的问题,倒逼弱化措施。矛盾待解

139****6263
回复

139****6263

01-10

想起了矿山矽肺病,劳动保护在哪里?!

逃跑的树
回复

逃跑的树

01-10

难以相信这是2024年的新闻,还以为这种危险的特殊作业管理比较严格了。

138****1304
回复

138****1304

01-10

相关监管部门监督到位了吗?没有。

Fiona
回复

Fiona

01-09

雇主负有明确告知风险,且对雇员进行培训与防范风险的责任与义务。

sky
回复

sky

01-09

出现一起查处一起

158****5571
回复

158****5571

01-09

外包这块的问题真是烂透了。我只说自己经历过的,看看地铁安检的外包,每个人一天10小时往上的上班时间,一个月只有最低工资。 层层外包层层刮油,只是这个特种行业一出事容易引起关注,但是外包的剥削真的太厉害了。

紫菜薯条🍟
回复

紫菜薯条🍟

01-09

要让这种公司承担违法成本,才能起到监管作用

小小杨不小了
回复

小小杨不小了

01-09

👌

HHS
回复

HHS

01-09

外包是工程建设领域事故多发的重灾区,资质拉高了承包商本就稀薄的利润,工期紧密和从业门槛让非合同短期工人根本没有接触到正规培训的机会,甲方的回款周期导致普遍的资金链紧张乃至断裂问题,更是让相关从业人员赚快钱以外的生存状况雪上加霜

小丽
回复

小丽

01-09

唉!我们特种行业职业培训何时广泛让普通人知晓,何时真正严惩借证营业的行为,让悲剧不再发生。愿我们特种行业的业务管理部门以诸多悲剧案例为警示,本着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忠旨彻查彻肃清这些行业乱象,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