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科倒闭潮来临”:泡沫的破碎,未尝不是转机丨快评

“全球文科倒闭潮”显示了泡沫的破碎,也未免不是一种转机。那些还坚持读这些专业的,就并不是为了赚钱的功利性目的而来,也不是因为受什么“身份政治”“种族/性别理论”的煽惑而来,而是着实出于真爱与研究的兴趣而来,并认同文科专业作为高等教育的“消费属性”,秉承“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理念而来,这对于真正的文科研究与人文教育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责任编辑:陈斌

近日,《南风窗》发表的《全球文科倒闭潮,来了》一文,引发舆论关注。本文引述哈佛大学的新闻称,哈佛本科生学院今年取消了至少30门课程,涉及二十多个系。这些大多是文科专业。而在全美乃至全球范围内,文科专业的衰退也称得上是迎来了“倒闭潮”,这体现在“当新冠疫情暴发、财政压力进一步加大时,诸多高校都选择对“边缘学科”开刀,各国都面临“不同程度的颠簸”。

经济形势、就业市场与财政压力的多重因素,造就了如今的“全球文科倒闭潮”。遭遇新冠疫情重创的全球经济仍在调整与复苏之中,反映在就业市场上就是企业倾向于招募“即战力”。理工科本身是直接参与“生产性努力”的学科,自然会博得企业更多的青睐。以《南风窗》这篇文章列出的2024年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数据而论,美国失业率最高的前三名专业分别为艺术史、人文学与美术,均为文科专业。

就业市场上的反馈也会倒逼大学生的专业选择,促使更多的大学生选择理工科,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5)


李长根
回复

李长根

01-10

秉承“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理念.一路行稳致远

shaoxiyu
回复

shaoxiyu

01-10

荒芜之地!

虚构1班—希音东听
回复

虚构1班—希音东听

01-10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139****6263
回复

139****6263

01-10

哪怕是金融、法律这些人文社科专业,本身作为服务业也要跟随经济周期的波动而动。 2010年,美国俄裔学者图尔钦的“精英过剩”理论,认为“就业市场无法吸纳大量高学历人群”,将使美国社会在2020年迎来一波社会动荡。 图尔钦的说法不幸言中。过去十余年来,文科专业的“近亲繁殖”(imbreeding)造就了太多“存在仅仅是为了维系自身存在”,或者“存在本身就在危害社会”的专业与课程。

这是盛京
回复

这是盛京

01-10

路在何方,以后怎么办

朝彻
回复

朝彻

01-10

文科本身并没啥不好,只是面对当下,需要换个角度看待,换种形式去进入。

HHS
回复

HHS

01-09

早在几十年前,钱钟书都已和夫人杨绛喟叹“我们文科都是无用的人”,时至今日,文科的求实精神和引领社会的作用较之当日更显荒芜

freedom
回复

freedom

01-09

在这样的社会体系中,多少人学有余力啊。

海燕
回复

海燕

01-09

加油!

189****2891
回复

189****2891

01-09

浮躁的时代,沉渣泛起,放不下一张书桌。

dongtian
回复

dongtian

01-07

边缘学科真的好危险。

北半球蒲公英
回复

北半球蒲公英

01-06

外国的文科生的没落,说明他们不看好公职人员的未来,他们更重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碚石娃儿
回复

碚石娃儿

01-06

资本主义社会体制下就是资本掌控一切,那自然人文社科类的,不赚钱的项目就会被资本家抛弃,自然没法挣生活费,需求量也很小。

YaYa@Han
回复

YaYa@Han

01-06

哈哈,换别处就是“震惊,文科专业全球崩溃,哈佛大学已取消”

日升之屋

01-06

标题既引人注意又没有去失客观分析

日升之屋
回复

日升之屋

01-06

标题既引人注意又没有去失客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