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

编者按:

鲁迅短篇小说《铸剑》发表于1927年(当时题目为《眉间尺》),取材于古代传说,根据干宝《搜神记》中的《三王墓》改写,讲述了眉间尺在黑色人帮助下向楚王复仇的故事。鲁迅曾热衷于翻译科幻小说,尤其是“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曾言“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作者创作科幻版《铸剑》过程中,多次与人工智能对话,话题围绕“人工智能是否具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对人工智能意味着什么”等展开。
科幻作家程婧波的南方周末AI同题小说

(本文首发于2025年1月2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刘悠翔

(马一平、钟卓君根据小说《铸剑》中的关键词用AI生成/图)

姜子诚从数字的深渊中惊醒,身体从椅子上一跃而起,像是从电路板上弹起的电子。他完全忘了身上的数据线还紧紧连接着,那模样活像是一具被电流驱动的尸体。

“巨蟒,白象,还有一样是……”他的嘴唇蠕动着,喃喃地自言自语,“还有一样是什么?他还没有来得及告诉我。”

姜子诚呆站了一会儿,眼睛直愣愣地盯着一地的荧光。这荧光来自一面与他差不多高的屏幕,屏幕上闪烁着一行字:

钟无影(担心地)问姜子诚:你没事吧?

姜子诚坐到地上,拾起键盘,敲击着回应:

姜子诚对钟无影(抱拳道):没事。巨蟒,白象,快说还有一样是什么?

屏幕上不再吐出新的信息,只有蓝绿的光芒微微闪烁。荧光似霜,姜子诚脑子里回响着代码的低吟,眉头紧皱,还沉浸在刚才那次噩梦般的“深潜”之中。每次从数字深渊“浮出”之后,回到现实世界里总有这样一种恍若隔世的错觉。他久等不见钟无影回答,便伸手拔掉了身上的数据接头,数据线另一端连着的屏幕暗淡了下去。

人工智能可以产生自我意识吗?

他无数次潜入数字深渊中去探寻这个问题。

以他为首的一个研究团队,把“自我意识”比作“剑”。姜子诚要做的,就是证明人工智能可以掌握“剑”,人工智能可以拥有自我意识。

植物拥有与人类十分相似的神经传递素,在它们的细胞中藏着“分子时钟”,植物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生长,什么时候应该开花。但植物学家都明白,那只是一种信号传递机制在起作用,植物连“情感”都没有,谈何“自我意识”。

这很好理解,谁看到过植物使用“剑”呢?

某些动物具有令人惊叹的“智能”,它们之中是否有一些称得上具有“自我意识”?动物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发现恒河猴、黑猩猩、亚洲象和清洁鱼都能认出镜子里的自己。但这种认知能力或许算不上“自我意识”。

诚然,一些极具智慧的动物是懂得使用工具的,比如海獭会用石头敲开蛤蜊的硬壳、脉纹章鱼会收集椰子壳搭建海底庇护所、红毛猩猩会用带汁水的树枝引诱昆虫,但还没有人见过会使用“剑”的动物。

人类婴儿在大约8个月大时开始能把自己与他人区分开。两周岁大的婴儿便能展现出人类个体自我意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