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工作可能被AI替代?

容易被替代的是白领的工作。不太可能被影响到的是一些蓝领的工作,比如家政服务人员、操作工、物流运输人员等。

现有的工作在缩窄,新的工作还有很大的空间,就看谁能想得到了。比如说近几年出现的数据标注师的工作。

(本文首发于2025年1月2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钱昊平

一律师事务所内,年轻的律师正通过手势操控全息界面。张丹丹研究指出,律师在未来是个容易被AI替代的职业。(钱昊平使用AI工具生成/图)

第一名:财务、审计、税务;第二名:翻译;第三名:银行;第四名:销售;第五名:软件、互联网开发。

如果你是这几个行业的从业者,那就得提高警惕了——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张丹丹团队的研究中,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AI出现后,这几个行业的工作最容易被替代。

张丹丹长期关注劳动经济学领域。2022年11月,ChatGPT发布后,她便开始着手研究其对就业产生的影响。她和团队成员从国内一家头部招聘平台上获取了1100种职业的上百万份招聘启事,拆解出两万多个岗位任务,衡量这些任务被大语言模型影响的程度,并由此计算出不同职业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替代。

研究成果的诞生,也借助了ChatGPT的力量。张丹丹做过计算,要完成对上百万份招聘数据的分析,人工至少要花费两三个月,而把任务交给ChatGPT,不到一周就完成了。耗时的差距还不是最严重的。她意识到,ChatGPT对任务的完成度,即便是人工花费更多的时间,可能也达不到。

AI浪潮冲击之下,人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人的优势在哪儿?未来的教育该教给学生什么呢?以下是南方周末记者与张丹丹的对话。

白领的可替代性更高

南方周末:ChatGPT出现后,哪些职业会受到影响是在社交平台上不时会讨论的热门话题。在你的研究中,怎么去量化这种可替代性呢?

张丹丹:我们和国内一家头部招聘平台合作,抽取了2018年1月到2023年4月间的125万条招聘信息。之后,我们把这些招聘信息进行文本分析,列举出每种职业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再让ChatGPT根据其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任务进行打分。分值在0-1之间,0是完全不会被替代,1是完全被替代。

南方周末:任务是怎么拆解开来的?

张丹丹:我们参考了美国的O*NET职业信息网络(美国劳工部组织开发、于1998年推出的职业信息系统)。O*NET中,有1100多种职业,每种职业从不同维度进行了切分,其中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