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生“坐诊”
医生和病人沟通时,往往会采用一些模糊的说法以表示不确定性,例如“大概率是肿瘤,不除外良性”,AI则擅长通过量化指标来表示结果的多样性,例如“肿瘤可能性是89.3%”。AI参与其中,究竟会提升医生和算法的沟通效率,还是增加沟通成本,仍需探索。
当AI和医生出现分歧,如果医生忽略,AI就没有价值;医生若完全接受,可能会削弱其权威和责任。毕竟AI没有行医执照,所有诊断书都要医生签字。
(本文首发于2025年1月2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曹海东
医疗模拟经营游戏《双点医院》(Two Point Hospital)可能成为现实吗?动动手指就能造一个格子间,就诊的患者得了什么病医生一目了然:情绪崩溃者被送进“笑疗室”,“光头症”者进入脱光诊所……里面怪异的机器自己就能治愈患者。
尽管这是天方夜谭,但AI医生给AI患者看病,已成为现实。就在2024年11月,在一家涵盖发病、问诊、检查、治疗等内容的闭环虚拟医院中,来自21个科室的42位AI医生在开始内测“坐诊”。该系统为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研发的Agent Hospital(下称“清华AI医院”)。
除了看病,这家医院更主要的目的,是打造出更强的医生智能体和更逼真的患者智能体。该研究共同通讯作者、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马为之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医生与患者在虚拟环境交流中,AI患者给AI医生反馈,AI医生从中学习,彼此训练。打造出的高水平AI医生,可以辅助人类医生,成为一个AI助手或分身。
AI已经走入越来越多医院。入院导诊、医生开病历、拍超声和CT、做手术等环节,AI均开始介入。2024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发布的《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中共提到了84个场景,涵盖医疗服务、产业发展和教学科研多个方面。12月,上海等地也发布发展医学人工智能方案。
只不过,AI更像是沉默的后台员工——不会因为喝咖啡而延误病历分析,也不会对病人的焦虑和痛苦投以同情的眼神。
“医生一半的精力能被释放出来”
身体不舒服,挂什么科?怎么挂第二天的号?到医院了,科室在几层?如何支付?这些问题“安诊儿”会立刻给出答案。
“安诊儿”是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字健康人,2023年底上线,现已迭代为2.0版本。“用AI不仅能提高医疗健康服务的交互性,还能把线上线下的服务进行串联,整个就医流程比传统流程平均节省20分钟左右。”浙江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副主任郭一说。
郭一介绍,为了保证“安诊儿”回答的准确性,采用严肃医疗健康数据喂养,不用不明来源的医学知识,同时也会标注回答仅供参考,具体以医生建议为准。除此之外,应用场景经过严格评估,如智能导诊分诊、健康咨询、健康知识宣教等场景,居民需求大且应用风险低。
“安诊儿”在落地医院还注入了特色数据。比如,浙江省人民医院就在此基础上做了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